馬伯騫父子加盟《超腦少年團》 解鎖新角色

提起馬伯騫粉絲評價他是一枚“寶藏男孩”。從音樂戲劇,從歌手演員,馬伯騫身兼多職,卻總能無縫切換。在即將開播的江蘇衛視超腦少年團》中,馬伯騫將解鎖新角色,他將擔任“超腦護航員”,在弟弟妹妹們的腦力交鋒過程中,幫助他們解答成長中的煩惱與困惑,如鄰家哥哥一般爲他們加油鼓勁。

衆所周知,馬伯騫出生於 “學霸世家”,父母畢業清華大學建築系。但是馬伯騫卻不走尋常路,成爲了一名多棲藝人,這是天賦使然,也得益於他從小的家庭教育

作爲歌手的馬伯騫,擁有着不俗的說唱實力和音樂素養。無論是當年初亮相時的那一首輕快有趣的《肉夾饃來了》,還是展現了他炫酷舞技的《Papillon》,抑或是空靈婉轉的原創曲目《Fall in love》,都無不在向外界傳遞着屬於他的多面魅力

不僅如此,他還在兼顧歌手身份的同時,選擇多棲發展,探尋更多屬於自己的可能。演話劇、參加表演類綜藝,他總說“音樂只是我的人生選擇之一,我還想擁有更多的自我”。

這一次參加《超腦少年團》,馬伯騫或許將開發屬於腦力舞臺上的另一個“自我”。節目中,他表示“超腦少年”完全顛覆了自己對“天才”“理工男”的認知,“我以前一直覺得理工科的會比較悶,但現在看到他們,真的比我一個學藝術的還要活潑。”在馬伯騫看來,孩子們之所以會呈現出這樣一個狀態,歸根結底還是因爲興趣所在,“可能這纔是快樂教育的真諦”。

中國傳統父子關係中,父親形象幾乎都是嚴肅的。但馬伯騫和他的父親馬清運則似乎跳脫出了傳統框架,而用“亦師亦友”來形容更爲恰當。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親一直是我的偶像,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也是。”馬伯騫動情地說。馬伯騫坦言,自己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下,父親不是“絕對權威”的代表,反倒非常注重跟他的平等交流。“如果我覺得他說得有道理,那我肯定接受;如果我說得有道理,我爸也會被說服,會聽我的。”馬伯騫舉例道。在馬伯騫看來,正是這種民主的家庭氛圍,才讓他敢於“做夢”,並有底氣去“追夢”。

採訪中,馬伯騫笑稱自己從小就經歷過別人眼中的“雞娃”教育,但這並非源於父母的“逼迫”,而更多是自己主動爲之。因此,雖然小時候也上了不少興趣班,但卻從未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壓力。“我覺得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並不是一件壞事。”馬伯騫表示:“如果我是父母,我會去觀察,哪些他很輕鬆,哪些他很吃力。那這樣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他的天賦在哪裡,然後纔可以更好的培養他的特長。”爲熱愛全力以赴!7月16日起每週五晚鎖定江蘇衛視《超腦少年團》,和馬伯騫一起,爲“超腦少年”們點贊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