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孫子想你了,你過來陪陪他吧”,我轉身訂了去上海的機票

我覺得退休後的父母應該有自己的生活,如果身體允許,條件也允許的話,能幫兒女帶下孩子那就幫吧,讓兒女在外能安心工作,也減輕他們的負擔。

不過最好不要大包大攬的,畢竟年紀越來越大,很多事情真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量力而行就好。

而兒女們呢,最好不要什麼都丟給老人,自己卻做起甩手掌櫃,畢竟照顧孩子,操持家務不是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一家人要想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必須得一家人齊心協力地經營好自己的家庭,缺一不可。

下面我們來看看今天的故事,希望能警醒一些人。

張姨,65歲

十年前我剛退休,本想好好地出去旅遊一下,放鬆一下自己,不料女兒懷孕了,打電話要求我過去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於是我只好放棄了旅遊的想法,第二天就去了女兒所在的那座城市。

從此我和老伴過起了兩地分居的生活,因爲那時候他還沒退休,我們只有節假日的時候纔會見面,這一過就是五年。

誰知老伴剛準備退休,結果卻發生了意外,他在家突發腦梗,因爲家裡只有他一個人,所以沒能及時救治。發現他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中午了,那天他單位發現他沒去上班,打電話沒人接聽。

因爲有事找他,所以他單位的領導就派了一個同事去家裡找他,敲門了沒人應,打電話電話卻一直在屋裡響。那個同事反映給單位領導後,領導有些擔心。

因爲我老伴是那種做事有頭有尾的人,沒特殊情況他一般不會請假的,更不會無緣無故就不去上班的。

所以單位領導讓那位同事找了物業,後面在幾個人的合力下把門拆了後,發現我老伴趴在客廳裡已經沒了呼吸,而且身體已經呈僵硬狀態。

最後他們報了警,並通知了我們,得知老伴意外去世後我傷心欲絕,女兒女婿也感到特別地內疚。

老伴走了以後,我有回鄉下老家住的想法,可一雙兒女卻不同意,理由是他們不放心我一個人在鄉下獨居。

後面經兒子和媳婦,還有女兒女婿商量後決定讓我長期住在兒子家裡,這樣他們既能省心,又能安心工作,我無奈接受了兒女們的建議。

誰知這卻是我最後悔的一個決定。剛開始到兒子家生活,他們都很開心,節假日和有空閒時間的時候,他們會帶我和孫子到處去走走看看,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我心裡也沒那麼難過了。

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多,比如,兒子和媳婦下班回到家以後,從來不會主動幫我做下家務。

我忙出忙進的他們卻視而不見,兒子躺在沙發上玩遊戲,媳婦呢,則進了房間,我一邊帶孩子一邊做飯。做得晚一點的話,媳婦就會埋怨我動作太慢了,她快餓死了等等。

好不容易把飯菜做好後端上飯桌,媳婦一邊吃一邊在埋怨,說我做的菜不是太鹹了,就是太淡了,反正就是不好吃,不合她的胃口,隨後點了外賣回來吃。

飯菜剩了很多,我捨不得倒掉,所以就留到第二天中午自己吃。

慢慢地我還發現,原本每個月會給我2000塊錢做生活費的他們,已經好幾個月沒給過我錢了。此後家裡每個月的開支都是花我的退休工資,我的退休工資不夠了就花我和老伴以前的積蓄。

因爲他們的要求很高,水果和牛奶什麼的都要吃進口的,而且還要求每天晚飯必須得有四菜一湯。很多時候我們都吃不完那些飯菜,要麼倒掉,要麼就是留到第二天中午我再吃。

就這樣過了三年多,眼看我的積蓄快花完了,加上我那段時間的身體不是很好,去醫院也花了一些錢。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我跟兒子和媳婦說,想讓他們每個月多少給我一些錢,因爲我已經沒什麼錢了,我的退休工資根本就不夠我們一家四口的開銷。

誰知我話剛說完後,媳婦就板着一張臉跟我訴苦,她說他們也沒錢,因爲車貸房貸,還有孩子的費用他們基本花光了他們的工資,並沒有多餘的錢給我。

媳婦還反問我,留着那麼多錢幹嘛,難不成是要拿去補貼我女兒嗎?還是要帶進棺材?我氣得說不出話來。我轉向兒子,卻發現他正低着頭在玩遊戲,我問他們是什麼意思。

兒子頭都不擡一下,直接說他們沒錢,還說讓我幫幫他們,因爲他們還想生二胎呢,我什麼都不說,直接起身回了房間,那一刻我淚流滿面。

說實話我在兒子家住的這幾年我花了不少錢,我每個月四千多的退休工資基本都花光了,還動用了養老錢,可兒子媳婦還覺得我做得不夠多。

無奈我只好跟女兒求助,女兒給我轉了兩萬塊錢,並打電話把兒子和媳婦臭罵了一頓,誰知她卻捅了馬蜂窩。媳婦回來後把包放回房間後,出來指着我的鼻子衝着我破口大罵起來。

說我在他們家倚老賣老也就算了,每天給他們煮的飯菜,像給豬吃的那樣難吃,我還要告他們的小狀。媳婦表示,如果我覺得呆在他們家受了委屈,或者過得不好的話,可以隨時走人,他們可不想這麼過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我起來給他們做了早餐,然後把孫子送去了學校,然後再回家收拾了自己的東西,回了鄉下老家。上車後我又給兒子打去了電話,向他和兒子道歉,這幾年打擾了他們。

就這樣我一個人回了老家住在老屋裡,自己閒得無聊就在後院種了一些蔬菜,沒事時就跟左鄰右舍拉拉家常,日子過得輕鬆而自在。

而且在鄉下我的退休工資根本就花不完,還有一大半的剩餘,身體也變好了很多,我每天過得也很開心。

一個月後,媳婦給我打來電話,電話裡她告訴我孫子想我了,讓我過去照顧孫子。我什麼也沒說,而是直接掛掉了電話,然後給我的幾個好姐妹打去電話,約她們出去旅遊。

最後我們商定後決定去上海旅遊,因爲聽說那裡的外灘,還有夜景非常地漂亮,我們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最後我沒有再次回到兒子家去繼續跟他們一起生活,而且選擇在老家獨居,我想好了,以後要是我真的能吃不能動的時候,就去養老院住吧。

如果死了的話,就讓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幫我聯繫一下殯儀館,把我火化了,骨灰隨便找個地方撒掉就好,就當我是一個孤寡老人吧。

結束語:張姨的經歷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自己辛辛苦苦地養大了孩子,本想退休後能輕鬆一下,結果卻要幫兒女們帶孩子做家務。

遇到通情達理的媳婦的話,那她下班回到家後會主動分擔一下。明事理的兒子和媳婦,會按時給父母一些生活費,而不是像張姨的兒子和媳婦那樣啃老。

啃老也就算了,還挑三揀四的,張姨媳婦在她回鄉下老家前說的那番話,確實很讓人心痛難過。

養兒防老,像這樣的兒子和媳婦能靠得住嗎?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全部都推給了自己母親,母親盡心盡責地照顧他們,可他們非但不知足,還埋怨起張姨來,這實在讓人感到氣憤不已。

在此奉勸所有的老年人讀者,幫兒女帶孩子做家務本身沒錯,錯就錯在沒底線的幫襯。很多事可以事先溝通好,比如生活費、做家務和帶孩子等等,都應該說清楚。

而不是大包大攬地讓自己弄得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忙着。這樣說白了就是太溺愛了,我覺得孩子結了婚生了孩子後,他們就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一個家庭經營好。

而不是單靠家裡的某一個人獨自經營的,畢竟每個人的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更何況兒子和媳婦的家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而不是父母的。

要學會放手,讓兒女自己成長起來,讓他們自己建立起責任心來,愛自己的孩子,心疼自己的孩子可以理解。可畢竟做父母的不可能陪伴自己的孩子一輩子的,何不如讓他們成長起來,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