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低總價小宅真便宜?公設比33%爲上限、採光、裝潢費多留心

圖文/鏡週刊

近年來,7、8年級生成爲買房主力,他們可能是單身貴族、新婚夫妻,以及不生小孩的頂客族,決定搬離原生家庭,但又受限於薪水、或所需空間不用太大,因此帶起一波低總價小宅熱。低總價小宅泛指千萬元以下、坪數20至30坪的房屋物件,甚至還出現20坪以下的迷你小宅。

在選擇小坪數物件時,各建案公設比至關重要,33%左右是現在的常態,再高就有點多了。屋比房屋比價平臺創辦人國華舉例,以33%的公設比計算,原本20坪的2房產品,再扣掉雨遮面積,其實約只剩12坪能使用。

有些小基地的建案,公設比甚至上看40、50%,不僅住起來有「籠居感」,也可能影響貸款條件。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美囡主任指出,室內面積若不足15坪,有些銀行就認定是套房,可能會有無法貸款,或是給的貸款成數低、利息高的狀況。「不過,也有銀行會針對小於15坪、但和捷運距離1,000公尺以內的房型,提供不錯的貸款方案民衆可以在簽約前多加比較。」

「因爲坪數小,所以格局跟空間利用更重要。」屋比房屋比價平臺創辦人葉國華說,市面上的建案常有大坪數在兩側,小宅夾中間的情形,可能會導致整體房型爲長方形,或是隻有單面採光等問題,選擇時要特別注意。

此外,建商通常會以多隔間規劃的小宅來吸引消費者,但就有暗房暗廳的疑慮,也影響到空間配置,「比如廚房廁所,是在整間房的中間,通風便成爲一大問題。」郎美囡建議,民衆若是想買預售屋,一定要實際走訪樣品屋,想像入住後的狀況,也多加比較各建案的格局。

由於室內空間有限,設計裝潢更要多功能,比如隔間牆做成書櫃等收納空間。並且建議善加利用住家周遭的公共設施環境,像是社區交誼廳健身房圖書館公園,彌補家中空間的不足。

小宅的傢俱安排,也是一大學問。郎美囡指出,可以將現在的住處面積作爲比例尺測量,提前感受整體空間的大小;或是請預售屋的銷售員,算出每個區域的長寬平方公尺,「再去坊間實際比對傢俱的大小,對未來的空間規劃可以比較有想法。」

更多鏡週刊報導【低總價小宅1】全臺房市緩步回溫 建商爆推25坪小宅熱翻天【低總價小宅2】雙北市勇敢買房 挑這些區域千萬元有找【低總價小宅3】看好捷運通車效益 下手購屋前仍須注意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