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友善種植目標 屏科大見證有效提升水稻出穗率妙招

農民於屏科大農園實習場一同于田間水稻實驗成果合影。(屏科大提供)

農民於屏科大農園實習場一同于田間水稻實驗成果合影。(屏科大提供)

屏東科技大學與生技公司合作,以水稻生育期進行試驗,分別在分蘗盛期、曬田覆水時期及幼穗分化期等三個時期,配合生技公司多年研發的植物生長劑有機資材,有效提升水稻出穗率。

研究發現,在水稻生育正值抽穗期,使用植物生長劑處理組,可發現水稻有效分蘗數增加,抽穗與開花時間提早,水稻抽穗時期一致。經調查後發現,處理組可提高34%有效分蘗數,後續可針對稻米的理化特性與品質再進一步分析。

屏科大校長張金龍表示,減碳爲全球共同目標,水稻產業是人類重要糧食及經濟來源,如何兼顧經濟及永續,是未來關鍵的世界趨勢,屏科大向來以發展科技農業爲校務主軸,希望將更多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實際在田間應用。

此次與全盈生技合作,使用植物生長劑提升水稻產量,可以看到對比兩組田間實驗的成果差異,有助於提升產量與產值,期待未來能串連更多產官學研,大家一起共同爲減碳永續發展努力。

全盈生技總經理謝宏政說,此技術能使水稻植株強健,誘發水稻枝枝出穗,不同分蘗齊出穗與降低未成熟率等優勢而提高產量,是否可同時提升稻米品質,就交由屏科大的團隊繼續研究。

屏科大農園系副教授趙雲洋表示,目前水稻慣行農法施用過多化肥與農藥,對栽培環境影響極大,因此利用水稻友善農法,找出生長期間每個關鍵時刻,如插秧初期,利用調節水田水位,可有效抑制水田雜草生長,再以微生物製劑與精油進行病蟲害防治。

生技公司經多年研發,成功開發出有效提升水稻出穗率產品,有益環境健康又能提升產量和產值,預期可以減少未熟粒並提升稻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