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羅溪造林有成 石虎媽媽帶超萌雙寶現蹤

林業署南投分署在貓羅溪河灘地造林、營造生態,今年5月拍到石虎媽媽帶着2只小石虎出沒的影像。(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車桑子」適合庭園造景且兼具防風沙,很適合綠籬營造。(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貓羅溪河灘地2020年起造林,觀測到石虎、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活動蹤跡,今年5月還拍到石虎媽媽帶着2只小石虎出沒。(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南投市母親河「貓羅溪」是烏溪的主要支流,林業署南投分署協助該河灘地造林,栽種車桑子、黃荊、羅氏鹽膚木、杜虹花等原生植物,近年觀測到石虎、白鼻心等野生動物活動蹤跡,今年5月還記錄到石虎媽媽帶2只超萌寶寶現蹤。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指出,爲了營造野生動物適合的棲息環境,同時達到提升河灘地綠覆率、淨化空氣、植樹減碳、營造景觀等效果,他們邀中興大學實驗林管理處、農業部生物多樣性中心等專家學者實地踏勘貓羅溪河灘地,深入評估合適的造林地點及樹種,2020年起協助水利署在貓羅溪河灘地生態造林。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4年來在貓羅溪河灘地已完成造林約8公頃,考量該溪域是瀕危動物石虎的活動區域,甚至是棲地,因此更用心選擇造林樹種及模式,除了固沙保土,並以營造生態爲首要目標,因此在實勘後選定車桑子、黃荊、羅氏鹽膚木、杜虹花等多達10餘種的臺灣原生植物,並以團狀、點狀、行列等方式栽種配置。

貓羅溪河灘地造林期間,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同步監測貓羅溪的生態狀況,確認有石虎、白鼻心等生物活動蹤跡,今年5月15日上午還拍到石虎媽媽帶着2只小石虎出沒的影像,讓團隊相當雀躍,展現臺灣原生植物對生態覆育營造深具成效。

林業署南投分署表示,原生植物對環境適應能力強,只要擇定適當地點栽植,能營造生態棲地、美化庭院,也能協助原生植物繁殖普及,像「車桑子」是分屬人員從母樹調查、種子採集處理到幼苗培育,適合綠籬營造兼具防風沙,有興趣民衆可至「臺灣原生樹木種苗網」選購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