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赤字創高 基建案卡關

美國拜登政府爲了疫情紓困及振興經濟大灑錢,但代價是美國財政破洞愈來愈大。美國財政部12日公佈,本財年上半預算赤字擴大到1.7兆美元的新高,主要是上月國會通過第三輪疫情紓困方案聯邦支出暴增所致。

繼1.9兆美元疫情紓困案後,拜登政府又提出2.3兆美元基礎建設計劃尋求國會支持,但預算赤字問題恐成兩黨激辯焦點

兩黨國會議員12日會見總統拜登,就白宮的基建提案進行討論,尋求在投資規模、涵蓋範圍資金來源上取得共識

共和黨對拜登的基建計劃多所批評,包括企業加稅和支出範圍過廣,有共和黨議員敦促白宮提出縮小版的基建法案

根據財政部週一發佈的月度預算報告,本財年前六個月(去年10月至今年3月)的預算赤字暴衝到1.7兆美元,與上一財年同期的7,435億美元相比大增130%。

1.7兆美元的財赤數字,也刷新前次8,290億美元的歷史紀錄後者紀錄是在迄至2011年3月的半年內締造,當年美國政府爲緩和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衰退負面效應,因而擴大財政支出

單從3月份來看,美國政府預算赤字總計6,596億美元,比起去年同月膨脹了454%,是史上單月的第三高,僅次於去年6月和4月。上個月美國歲入雖增加13%到2,680億美元,歲出激增161%達9,270億美元。

美國上一財年(截至去年9月30日)預算赤字破紀錄達3.1兆美元。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2月時估計,本財年赤字2.3兆美元,但這項預估並未將3月過關的1.9兆美元紓困案,以及有待國會批准的2.3兆美元基建方案考量在內。

美國政府拚命加碼財政支出,雖爲飽受疫情摧殘的經濟提供緩衝,但聯邦債務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也隨之飆升到二戰結束以來新高。

川普政府過去大砍企業稅,被認爲是財赤惡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