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反傾銷稅衝擊 泰豐宣佈觀音廠暫停生產

(泰豐董事長陳恆寬(左)與發言人呂新義。圖/曾仁凱)

受到美國反傾銷稅、原物料上漲,以及通膨、疫情等多重打擊,橡膠廠泰豐(2102)輪胎本業陷入虧損,爲迫切改善公司財務結構,泰豐10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宣佈觀音廠暫停生產,在此之前,泰豐2021年6月也宣佈關閉中壢廠。此舉等於泰豐全面暫停臺灣生產活動。

另外泰豐備受矚目的中壢舊廠土地開發案也有新進度,今天董事會通過附帶決議,授權董事長針對土地標售事宜,將重啓標售。

在此之前,泰豐旗下由子公司泰誠持有面積廣達2.69萬坪的住宅案土地,去年3月中曾啓動標售案,開出95億元的高底價,可惜6月初開標後流標。泰豐董事長陳恆寬今表示,此次重啓標案,不會全區標售,而會採分區標售,先標售其中一塊約4,200坪的土地,接下來將交由外部鑑價,並配合法遵程序進行,暫時沒有時間表。

美國商務部2021年初針對臺灣在內的亞洲四國輪胎進口課徵高額的反傾銷稅,泰豐深受衝擊,公司營收從2020年的57億元,2021年驟減到15.6億元,2022年稍微回升至16.2億元,但仍無法達到經濟規模,泰豐去年前三季稅後淨損4.42億元、每股淨損0.96元;截至去年第三季底,泰豐每股淨值也只剩下10.37元,面臨票面值保衛戰。

泰豐今停牌,盤後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表示考量未來經營環境仍看不到改善跡象,爲顧及股東權益與公司存續營運,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決定,暫停觀音廠生產作業。

在此之前,泰豐2021年6月也宣佈關閉中壢廠,等於泰豐將全面暫停臺灣的生產活動,未來相關訂單會交由東南亞的代工廠協助生產。目前泰豐觀音廠包含本國籍及外籍勞工合計約400多人,停產後廠區員工人數將大幅減少。

在因應對策方面,泰豐表示停產前已增備庫存,以供國內經銷與海外客戶短期需求,以減緩轉換供貨來源之衝擊。

停產後,生產線將暫轉東南亞,尋找東南亞代工廠,以避開反傾銷稅之障礙,重返美國大胎市場,目前已取得明確進展。另外公司也會加強與往來銀行溝通,促使其充分了解公司之決策,以爭取繼續支持,不會被抽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