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鋼琴家歐延首訪臺 想去故宮走走

活躍於國際樂壇的美國鋼琴家安德魯.馮.歐延首度來臺,這趟臺灣行他隨着布拉格愛樂管弦樂團北中南巡演,最遠將到屏東。(寬宏藝術提供)

活躍於國際樂壇的美國鋼琴家安德魯.馮.歐延(Andrew Von Oeyen)首度來臺,這趟臺灣行他隨着「布拉格愛樂管弦樂團」北中南巡演,最遠會到屏東,他對臺灣有很多好奇,並表示希望有機會到故宮走走。

歐延一連兩日和布拉格愛樂管弦樂團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拉赫曼尼諾夫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還有莫札特第20號鋼琴協奏曲,雙方都展現極佳默契。1979年出生的歐延,母親是女高音、父親是建築師。他表示,從小就聽着媽媽的歌聲和家中的鋼琴聲長大,「我很自然地被音樂吸引,爸媽也會帶我去聽音樂會,他們都很支持我學音樂。」

歐延4歲的時候開始玩鋼琴,5歲正式上鋼琴課,16歲首次登臺與指揮家沙隆年及洛杉磯愛樂同臺,畢業於茱莉亞音樂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曾獲吉爾摩青年藝術家獎。他的演奏曾獲《洛杉磯時報》讚譽爲「不容置疑的天賦及縝密且渾然天成的技巧」。

歐延表示,他在成爲鋼琴家的道路上,也曾遇過難題,20歲時曾經有過一段時期,努力尋求自己的藝術風格,「我嘗試了很多演奏方式,我相信每個音樂家都想要尋找新聲音,如果停止嘗試,音樂會變得無聊。」

如同每個音樂家一樣,都以巴哈爲聖經和畢生功課,歐延也不例外。在疫情封城期間他也錄製了多首巴哈作品,還有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他說,從巴哈和貝多芬的作品裡獲得心靈的寄託和救贖。

接下來歐延要在今(10)日於屏東演藝廳,明(11)日在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