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造子宮」有望人體試驗!成功孕育300多隻早產羔羊

專家表示,人造子宮並不是要完全取代自然懷孕,而是作爲早產兒醫療輔助手段。(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爲了拯救早產兒,科學家開發「人造子宮」(artificial womb)延續生機。外媒消息指出,動物實驗成果可期,已有300只早產羔羊成功接受了人造子宮的治療,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正在考慮要不要將這項技術用於人體中試驗,如果發展順利,最快今年就能批准上路。專家強調,人造子宮並不是要完全取代自然懷孕,而是作爲早產兒醫療輔助手段。

綜合CNN、MedPage Today、New Scientist報導,由於嬰兒的肺部和大腦在懷孕後期才完成發育,人造子宮可幫助早產嬰在這個最後重要階段進一步發育,模擬人的子宮爲早產兒輸送氧氣、營養和荷爾蒙。目前人造子宮已經在羊和豬身上進行實驗。

不過早前人造子宮最大挑戰是要解決胎兒腦出血風險,因爲人造子宮內發育會使用抗凝血藥物,進而增加早產兒腦出血風險。

今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已開發不依賴全身抗凝血就能體外孕育的創新技術,且已經在小羊身上進行試驗。目前有300只早產羔羊成功接受人造子宮治療,牠們的運動、睡眠狀態、呼吸、吞嚥,都和在母體內發育一樣,不僅如此,羔羊還發育出健康的肺部、大腦和其他身體器官。

據統計,美國每年有1500萬早產兒。一般來說,28至37周胎兒被認爲是早產兒,目前的醫療技術,這些胎齡早產兒的存活率還是很高;而人造子宮主要用於幫助28周(7月)以下的極度早產胎兒,他們存活率低於50%。

美國FDA去年9下旬討論「人造子宮」首次人體實驗所涉及的法規、倫理問題。該技術有望排除早產嬰兒長期健康問題的情況,以及增加極度早產兒的存活率。

FDA正在考慮要否將這項技術在人體中試驗,如果發展順利,最快今年就能批准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