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印太戰力受重創 這抗陸關鍵設施被迫「永遠關閉」

在燃料泄漏引發嚴重民怨後,五角大廈已決定永久關閉紅山油庫。圖爲珍珠港基地。(圖/DVIDS)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7日報導,在燃料泄漏引發嚴重民怨後,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已下令,永久關閉夏威夷珍珠港(Pearl Harbor)附近的美國海軍紅山(Red Hill)油庫。專家指出,地下加固燃料儲存設施對美軍在印太區域的行動仍十分重要,呼籲儘快於阿拉斯加、澳洲等地興建類似設施。

根據報導,奧斯汀於一份備忘錄中表示,在經過多重評估與考量後,已決定永久性關閉紅山地下油庫,美國海軍部長戴杜羅(Carlos Del Toro)和美國國防後勤局長斯庫比(Michelle C. Skubic)上將應於5月31日前,提交關於抽出該設施中剩餘燃油的詳細計劃,並在12個月內完成。

奧斯汀強調,自2022年1月下旬以來,五角大廈持續分析與確定位於太平洋戰區的軍用燃料儲備狀況,認爲重新分配美軍於當地的燃料,能使美國更有效地因應未來的印太區域挑戰。

《海軍時報》(Navy Times)指出,紅山地下油庫能容納達2.5億加侖(約9.5億公升)的燃油,是美國1943年建成的地下加固油庫,目的是降低珍珠港在空襲中的脆弱性,多年來持續爲穿越太平洋的軍艦和軍機提供燃料。不過歐胡島2021年11月起陸續有軍眷反映自來水中有疑似燃料的味道,並傳出有人感到身體不適,美國海軍一開始宣稱自家設施並未出現問題,但稍後證實紅山油庫確實出現泄漏,且後續處理也過於緩慢,引發當地民衆和政府的嚴重不滿。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華頓(Timothy Walton)指出,關閉紅山油庫很簡單,但美軍希望實現的彈性燃料架構卻很困難,稱雖然固定式地面設施容易遭共軍遠程火力瞄準,但堅固的地下燃料儲存設施仍有必要性,呼籲美軍於阿拉斯加、馬里亞納羣島和澳洲等地建立此類設施,並擴大油輪編制,以確保美軍於印太區域的行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