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會 憂臺綠能供應問題

臺灣美國商會調查

臺灣美國商會7日發佈「2023年商業景氣調查」,會員中有88%計劃在臺灣維持或擴大投資,但也有高達46%會員認爲,臺灣法規還需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與2022年相較,不滿意度提高1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對2050淨零碳排,超過2/3受訪者表示擔心臺灣是否有充足綠色能源供應,42%期望政府能將「充足能源」,列爲未來1~3年的首要任務。

臺灣美國商會會員對臺灣景氣抱持信心,71%會員對臺灣2023年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79%則對未來3年經濟前景抱持樂觀態度。有88%受訪者表示,計劃在臺灣維持甚至是擴大投資。但是有高達46%的會員認爲,臺灣法規還需要根據經濟與社會需求與時俱進,臺灣美國商會會長施立成指出,法規不一致性部分,包含再生能源領域,在綠能定義及能提供綠能認證解釋、醫療相關法規例如保密協議(NDA)等,應該接軌國際規範。

這次首度納入永續發展ESG項目,56%受訪者已承諾落實淨零排放、並使用100%再生能源。其中,超過2/3受訪者(68%)表示擔心是否有充足綠色能源的供應,42%受訪者期望政府能將充足能源列爲未來1至3年的首要任務。

另國家安全和兩岸關係也被認爲是重要議題,67%受訪者認爲,2022下半年臺海緊張局勢加劇並未對企業造成重大幹擾,惟有47%企業已經或計劃調整業務應對新地緣政治的持續營運計劃。有55%的美國商會會員認爲「兩岸關係」是未來1~3年施政的重中之重。

臺灣美國商會認爲,本次調查結果充分反映了商會一貫立場,即臺灣面臨當前更具挑戰性的競爭環境,需要加快經濟改革步伐,並擴大國際經濟參與,才能建立韌性與繁榮。商會並呼籲美臺雙邊政府更快、更深入取得貿易協定進展,尤其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甚至是洽商自由雙邊貿易協議。另外,人力資源持續成爲在臺美商關注焦點,有60%會員在今年計劃針對人才招募與發展持續投資,也呼籲政府將人力資源列爲未來幾年優先政策。

此外,針對臺灣美國商會調查,對我國法規監理環境滿意度較去年下滑,國發會表示,政府除會定期檢視鬆綁不合時宜法規,也正藉由推動「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讓臺灣經貿法規和國際接軌

至於商會關注能源議題,國發會也表示,爲穩定能輸配電,政府已啓動爲期10年的「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劃」,並於去年12月提出「12項關鍵戰略」具體行動與措施,包括提升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配合電力系統與儲能設備的建置,以擴大再生能源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