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碼頭勞資談判 僵持

勞資代表5月中開始就針對新合約展開談判,海運業主管原本希望能在秋季初能有結果,如今不僅談判卡關,並可能持續到今年底甚至2023年,徒增貿易往來與供應鏈規畫的不確定性。海運業一名主管指出,「現在開始聽到的訊息是大家對於勞資合約談判獲得協議已漸漸失去信心。」

合約談判中的勞方爲國際碼頭和倉儲工會(ILWU),涵蓋加州到華盛頓州共29個美西港口的22,000多名勞工,其中包括美國與亞洲貿易的主要樞紐。

由於上一份勞資協議已於7月到期,因此並無申訴機制可以解決工人與資方之間的糾紛。

海運業主管指出,職災事故一般不會延誤貨物運輸,但是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勞資雙方在勞動糾紛的對立可能升高。

西雅圖碼頭工人工會上週召開會議,爲接下來可能進行罷工籌組糾察隊。華盛頓州塔科馬港碼頭工會也因不滿心肺復甦培訓,8月份某個貨物處理站晚班也未安排工人上班。

馬士基在洛杉磯港最大貨櫃裝卸碼頭的自動化部門也發生碼頭工人拒絕上班約四周的糾紛,工人提出的理由是自動化設備有安全上的疑慮。週日則已恢復上班。

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塞羅卡(Gene Seroka)表示,受到該起勞資糾紛的影響,8月份大約有4萬個20呎貨櫃(TEU)被轉移到鄰近的長灘港裝卸。

因應可能的罷工或封港情況,許多進口商正將貨物輸入港從西岸,改至航線更長、更昂貴的東岸和墨西哥灣沿岸港口,造成部份碼頭塞港。

談判卡關正值美國各地勞資糾紛越演越烈,拜登政府上週強勢干預下,才避免一場鐵路貨運罷工危機,航運業主管表示,他們也希望政府能介入碼頭勞資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