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將至 氣象局不報出梅入梅的原因

臺灣即將進入5、6月梅雨季,但其實30年前,氣象局曾有入梅、出梅預測,但誤差很大,後來才直接將5、6月份定義爲梅雨季。

清明時節雨紛紛,氣象局把5、6月份定義爲梅雨季。

中央大學大氣副教授吳德榮泄天機教室專欄中回憶,30幾年前氣象局也曾經有預測入梅、出梅,結果誤差很大,必須不斷去修正,一改再改,甚至還有已經出梅,卻又有鋒面導致雨不停,只好用二度梅稱之。

「如果要預測出梅、入梅,那必須把這兩個月所有超過4天的鋒面都預測出來,吳德榮受訪時表示,大家都知道梅雨是滯留鋒面造成,但無論是30年前或是現今,超級電腦都沒有這樣的預報能力,能預測未來10天已經是極限了。

他同時也提醒,5、6月梅雨季期間,臺灣不是都一直在下雨,鋒面和鋒面之間也會有空檔,可能有好天氣,這些都是正常現象,要看2個月的紀錄後纔可分析,不能輕易判斷正常或異常。

他表示,氣象局預測今年5月梅雨季正常機率有50%,但仍有20%機率偏少,30%機率偏多,媒體在解讀或報導時,千萬不可簡化成今年梅雨正常,而扭曲了原意,因爲多雨、少雨機率雖然較低,但終究存在,不可視而不見。10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