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再製裁陸企 陸批濫用長臂管轄

美國近期以涉及伊朗軍武開發爲由,數次宣佈制裁部分中國實體和個人,大陸商務部除批評美國濫用長臂管轄,更稱將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自身權益。圖爲一位工人在江蘇暖陽半導體科技公司LED晶片生產廠房工作。(新華社)

美國近期以涉及伊朗軍武開發爲由,數次宣佈制裁部分中國實體和個人,讓中美之間飄出硝煙味。大陸商務部除了批評美國濫用長臂管轄,更稱將採取「必要措施」以維護自身權益。

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25日宣佈,將10家中國企業和1名個人列入「實體清單」、進行嚴格出口管制,除非獲得由美國商務部簽發的「特別許可證」,否則他們不能與美國公司進行交易。

這11箇中國實體之中,有6個被指控提供伊朗開發和生產「見證者」(Shahed)無人機的零組件;其他實體則涉及提供原物料,支援伊朗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巴基斯坦核子活動等。

美國財政部19日也以涉及伊朗無人機和軍用飛機開發爲由,將深圳嘉思博科技及其董事總經理蘇春鵬,以及桂林阿爾法橡塑科技董事董文博列入「特別指定國民清單」(SDN)。

大陸商務部昨日對美國此舉表示堅決反對,並批評美方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的做法,破壞國際貿易秩序和規則,損害中國企業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大陸呼籲美方應立即停止對中國企業和個人的無理打壓,並強調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儘管與美國在經貿議題上仍有分歧,但中歐對如何解決電動車反補貼調查似乎越來越有共識。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杜姆布羅夫斯基斯24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談時表明,歐方願與中方就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進行充分磋商,將在恪守世貿組織規則的基礎上開展,保障調查透明度。

王文濤就歐盟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表達嚴正關切和強烈不滿。他表示,歐方擬進行的反補貼調查是貿易保護主義行爲,將影響中歐綠色合作和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穩定。希望雙方對話磋商,以非政治化、非歧視性方式妥善解決貿易摩擦。

但杜姆布羅夫斯基斯昨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稱,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也包括從中國出口車輛銷往歐美的歐美車廠,如特斯拉。「只要他們有收受制造方面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