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變老的臺灣 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老人示意圖。(圖/記者李鍾泉攝)

記者許雅綿臺北報導

臺灣人口正急速老化勞動年齡人口從今年開始縮減,且縮減速度亞洲四小龍中最快的,而伴隨着勞動力人口縮減,勢必影響臺灣的GDP成長,面對邁向高齡化的臺灣,有5件事情不可不知,包括臺灣人口結構劇烈轉變、潛在GDP成長率將趨緩、產業面的衝擊投資組合改變,以及跨境投資的增加。

根據星展銀行近期發佈的《臺灣邁向高齡化必知的五件事》報告中提到,面對臺灣邁向高齡化,民衆不可不知以下5件事情。

第一, 臺灣正在變老事實

根據國發預測,2016至2020年,臺灣勞動年齡人口,將會以每年-0.6%的速度縮減,到了2021至2030年,勞動年齡人口成長率將會下降至只有-1.1%。此外,臺灣的人口結構將產生劇烈轉變,預估在2020年,64歲以上人口將會佔臺灣總人口的16%,到了2030年則會佔臺灣總人口的24%,

第二, 潛在GDP成長率將趨緩

臺灣過去5年的實質GDP成長率平均爲2.5%,相較於2000年代的4.2%,有明顯差距關鍵在於「勞動力」與「生產力」都在下降。要改善人口危機可從多方面着手,包括刺激生育,擴大勞動力利用率,以及鬆綁移民政策引進外來勞工。若能在2020年,將勞動參與率提升至60.5%,將能有效減緩勞動年齡人口下降帶來的衝擊。

▼勞動人口下滑,臺灣潛在GDP成長率將趨緩。(圖/記者李毓康攝)

第三, 產業面的衝擊

人口結構的改變,對消費習慣以及產業結構造成衝擊。隨着人口老化,主要消費支出,將會從基本食衣住行等支出,轉向健康保健,高齡照護等相關服務。從家庭收支統計調查中,可以看出醫療保健相關支出,已從2000年的11%上升至2014年的15%,這將會是長期趨勢。第四, 投資組合的改變

一般人的習慣在工作時,努力存款並且累積財富,到了退休階段,則存款會減少,甚至考慮將資產變現以支付生活開銷。同時,相對於中壯年,高齡人口由於投資期限較短,往往傾向迴避風險。因此,在高齡化社會,可以預期的是投資人將從風險性資產(例如:股票)轉向有穩定收益商品(例如:債券年金或長期照護保險)。

▼投資示意圖。(圖/記者張一中攝)

第五, 跨境投資增加

由於成長率趨緩、勞動力短缺且工資上漲,臺灣企業面臨更爲嚴苛的國內市場環境。將投資轉向海外,將可幫助企業維持收益成長。同時,保險業跟退休基金也承受較大的壓力,必須提供給投資人穩定的報酬,因此也會考慮海外投資。

星展集團分析,2015年臺灣境外投資總額,達到歷史新高的630億美元,其中保險業跟退休基金也扮演關鍵角色。2007年,立院三讀通過鬆綁保險業海外投資上限,海外投資總額佔保險業資金比重,從35%放寬至45%,提供保險業更多投資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