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賈慶國:在美國希望改善對大陸關係的大有人在

名家觀點》賈慶國:在美國,希望改善對大陸關係的大有人在。(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大陸全國政協常務委員賈慶國15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3月15日起,外國人赴大陸政策進一步調整,不僅恢復審發外國人各類赴中籤證,而且恢復海南入境免籤、上海郵輪免籤、港澳地區外國人組團入境廣東免籤、東協旅遊團入境廣西桂林免籤政策。此舉意義重大,它意味着過去三年因疫情受阻的中外民間交往將日趨正常化。

賈慶國表示,民間交流對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起着潤滑劑的作用。這幾年,由於疫情等原因,中外民間交流受阻,在很大程度上讓一些反中政客操弄涉中議題缺少糾偏。以中美關係爲例,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期間,雙方校園裡對方國家的學生和老師的人數都大幅減少。這種情況很不正常,也與相互依賴頗深的中美關係本身很不相符。在缺乏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美國社會的對華認識很容易被狹隘偏激的政客和媒體、充斥着謠言的社交平臺牽着鼻子走。在兩國意識形態、政治制度不同,美國對中政治氣氛又很不友善的情況下,美國一些不明就裡的民衆就容易傾向於從壞的角度揣測中國。

賈慶國認爲,事實上,美國的對中認識顯然並非一面倒是負面的。去年,他對美國進行了3個月的訪學,參加了大大小小20餘場活動。其中一個感受是,美國希望中美關係穩定和改善的大有人在。在接觸的專家、學者和學生裡,許多人都認爲中美關係得到改善和保持穩定是符合兩國根本利益的。因此,可以透過加強中美民間交流,推動建立更具建設性的兩國關係,有助於避免兩國關係被極端人士綁架,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推動中外民間交流有着更多重要性。中國的發展惠及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正在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在世界上有了很多利益,也有了一些重要訴求,這些都需要通過對外交流來實現。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應對全球治理挑戰,也需要集衆智、匯衆力。

賈慶國強調,現在已經到了積極推動中外民間交流的時候了。

首先需要爲中外民間交流提供更多便利。除了進一步調整外國人簽證和入境政策之外,可以隨着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在保持必要防疫措施的同時,因時因勢採取相應措施推動交往更加便利化。

其次,需要鼓勵中國學者多多走出國門,專家學者需要更深入地去認識、瞭解這個世界,也帶去中國的思考和見解,尤其是年輕學者,需要創造條件讓他們更多地出國交流。最後,各類國際會議和對外交流是宣介中國政策和做法的重要平臺與管道,在中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好這些平臺講好立體真實的中國故事,這在目前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集中污衊和抹黑中國時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