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注意!「高危年齡層」肥胖 攝護腺癌死亡率增近3成

瑞典一項大型研究顯示,男人年輕時肥胖恐令日後罹患、死逾攝護腺癌的機率大增。(示意圖/Shutterstock)

國人男性十大癌症之一護腺癌是許多上了年紀的男性同胞心頭隱憂。瑞典一項分析逾25萬人數據的大型研究顯示,男人年少時肥胖,年老時死於攝護腺癌的機率將大增將近3分之1,17歲至29歲肥胖男性要特別當心。

英國《獨立報》報導,學界已知肥胖會導致體內賀爾蒙「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IGF-1)濃度上升,科學家認爲這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風險。這種賀爾蒙與細胞生長髮育有關。

許多攝護腺癌患病程進展緩慢,患者健康狀況也許終其一生沒有明顯傷害,但也有癌細胞在攝護腺外迅速擴散、難以治療的惡性病例。英國每年約5.2萬人罹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年約1.2萬人死於攝護腺癌,人數高居全英第二。美國年約22.5萬人確診攝護腺癌、3.2萬人病亡。據臺灣衛福部今年1月公佈最新統計,男性十大癌症攝護腺癌位居第5。

瑞典隆德大學(Lund University)科學家爲了探究肥胖是否爲不同類型攝護腺癌的危險因子,找出1963年參與瑞典「肥胖與疾病研究」(ODDS)25萬8477名男性的數據分析。這些人在17歲至60歲期間測量體重至少3次,參與之初均未罹攝護腺癌。長期追蹤至2019年的56年間,2萬3348人確診攝護腺癌,4790人死於攝護腺癌,診斷年齡平均70歲。

研究人員發現,這25萬多名男性17歲至29歲期間體重增加最多,平均年增1.6磅(0.73公斤);30歲至44歲之間平均年曾0.75磅(0.34公斤);45歲至60歲平均年增0.5磅(0.32公斤)。

相較於維持健康體重的男性,每年體重增加1.1磅(0.5公斤)者發生惡性攝護腺癌機率增10%,死於惡性攝護腺癌機率增29%。進一步分析,17歲至29歲期間若體重每年上升2.2磅(1公斤),日後惡性攝護腺癌發生率增13%、死亡率增27%。

瑞典隆德大學研究肥胖與攝護腺癌的關聯發現,年輕時體重若未控制得宜,恐拉高日後死於惡性攝護腺癌機率。(示意圖/Shutterstock)

隆德大學轉譯醫學系(Translational Medicine)學者達西瓦(Marisa da Silva)表示,從上述結果得知,年輕時預防肥胖或可降低日後罹患惡性攝護腺癌機率,「更加了解這種疾病了解纔是預防關鍵,年齡增長、家族病史、遺傳標記等風險因子無法改變,這時,找出可改變的風險因子就非常重要」。

她說,主要致病因子到底是肥胖本身或長期處於肥胖狀態,目前暫不確知,然而,年輕時避免體重大增,對於預防日後罹患攝護腺癌至關緊要。

瑞典隆德大學這項研究成果,已於愛爾蘭都柏林舉行的歐洲肥胖學術研討會(European Congress on Obesity)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