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 端午節前後 一連現身43年 靈蛇造訪帝爺公 信衆期待

南投縣名間鄉供奉玄天上帝(帝爺公)的天受宮,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有俗稱「帝爺公蛇」的大頭蛇造訪已連續43年,今年卻遲遲未現身引發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南投縣名間鄉供奉玄天上帝(帝爺公)的天受宮每年端午節前後都有俗稱「帝爺公蛇」的大頭蛇造訪,去年已連續43年未缺席,今年端午節已至,「帝爺公蛇」卻遲未現身,引發關注;廟方22日表示,靈蛇過去也曾端午後才現身,現在判斷言之過早,秉持平常心看待即可。

據悉,南投縣名間鄉松柏嶺地區的天受宮,自1979年落成至今,每逢端午節就有「帝爺公蛇」造訪,尤其靈蛇參拜過程更受外界矚目,過去常見靈蛇沿香塔爬至頂端,低頭向玄天上帝參禮的畫面,令人嘖嘖稱奇,吸引民衆爭睹奇景。

天受宮宮主陳政雄說,過去靈蛇會在端午節前後造訪,若今年也現身將是連續第44年。他自上週起就接到信衆詢問靈蛇,想要前來見證,不過,目前尚未現身。他說,靈蛇來或不來都不是人可以左右,一切隨緣,他相信神明自有安排,信衆秉持平常心即可。

陳政雄表示,去年造訪的靈蛇體長約200公分左右,往年靈蛇來到宮廟通常停留7至10天不等,甚至曾停留1個多月,都在供桌及神像間來回爬行,有時也會躲到桌下,廟方會準備水給靈蛇飲用。靈蛇造訪後留下蛇皮多達10次以上,廟方將蛇皮曬乾製成「龍衣」鑰匙圈,經神明加持後,供信衆索取以保佑平安。

陳政雄補充,民間習慣將「蛇」稱爲「小龍」,蛻下的蛇皮則稱作「龍衣」,加上「蛇」與臺語「留」發音相似,蛇「鱗」又代表財寶,站在宗教觀點,具有招財、吉祥、平安之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