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 加速覆育 無人機至能高越嶺古道撒種

南投林區管理處於能高越嶺古道西段多處崩塌地,以無人機撒播進行復育造林。(南投林管處提供/楊靜茹南投傳真)

能高越嶺古道登山口附近崩塌地陡峭、不易到達,若派員打樁編柵造林險象環生,採自然覆育緩不濟急,遇強降雨則恐讓崩塌情況加劇。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10日表示,於春雨陸續報到後,將利用無人機飛往能高越嶺古道崩塌地撒播種子造林,盼加快崩塌地恢復植生。

能高越嶺古道西起南投縣仁愛鄉屯原登山口沿着塔羅溪上行,經中央山脈能高鞍部,然後下切木瓜溪抵達花蓮縣銅門,其中屯原到天池是熱門登山路線,該路段多處崩塌地質不穩,常因梅雨、颱風或強降雨而崩塌封閉,2021年曾封閉長達1年纔開放,因此南投林管處在能高越嶺古道登山口附近的崩塌地,進行無人機撒播試驗計劃。

南投林管處表示,趁近期春雨造訪,於能高越嶺古道登山口附近崩塌地利用無人機撒播進行復育造林試驗,噴植臺灣赤楊、光蠟樹及羅氏鹽膚木等木本種子,並搭配五節芒等草本種子,盼春雨澆灌後,加快崩塌地恢復植生,除了避免派員於陡峭山壁進行打樁編柵作業深入險境,並可加快恢復植生,維護山林與生態。

南投林管處長李政賢說,國有林崩塌地多位於集水區上游較偏遠地區,受限於地形陡峭、不易到達及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若採自然覆育太過緩慢,歷經梅雨、颱風等強降雨影響,只會讓崩塌地的土石裸露加劇,看好無人機不受地形限制,因此春雨期間嘗試用無人機進行復育造林,盼崩塌地植生造林覆育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