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洞照進現實:馬斯克正式官宣,已將芯片連入大腦

2024年1月30日,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宣佈,他的公司Neuralink已經完成了首例人類大腦芯片植入手術,並且目前手術恢復狀況良好。這一突破性進展意味着人類距離實現大腦與電腦的直接連接更近了一步。

對於"大腦芯片植入"這一類的字眼,喜歡看科幻大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不陌生。諸如AI,機器人,腦接口技術等概念會時常出現在科幻電影裡,很是炫酷。但如今,如此炫酷的科幻橋段卻照進了現實,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了我們日常生活裡。

的確,如今的科技突飛猛進,好似一腳油門猛踩到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萬物皆有可能。

"大腦芯片植入"成最大利好!其公司Neuralink或將迎來盈利期。

事實上,早在2022年,馬斯克就在Neuralink的發佈會上,展示了一隻可以通過意念打字的猴子。這隻猴子的大腦中植入了一款微小的腦機接口芯片,上面佈滿了電極和傳感器,可以通過解讀猴子的腦電波,將電信號轉化爲計算機指令,讓猴子通過意念選擇屏幕上出現的英文字母,完成打字的任務。

到了去年5月,Neuralink獲得FDA的許可啓動人體臨牀試驗,檢驗旗下名爲N1的無線腦機接口。而N1,也在此次重大突破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左右。

N1的外觀乍一看有點像小鈕釦電池,外面是生物相容性外殼,以適應在人體內的環境。裡面則是定製低功耗芯片和電子設備,用來處理神經信號。此外還有小型電池供電,可以進行外部充電。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癱瘓患者用意念控制外周設備的能力。

那麼,這麼小的芯片要怎麼植入到人腦呢?這就需要手術機器人R1出場了。R1的重點在於頭部和針,頭部包含5個攝像系統的光學器件和傳感器,以及擁有掃描系統的光學器件。值得一提的是,它的針則比人的頭髮還細,可以抓出,插入和釋放線,做到人手無法達到的精度。

當N1植入完成後,裡頭的芯片就會記錄大腦信號,並把信號無線傳輸到Neuralink的解碼運動意圖應用程序上。應用程序經過對大腦信號一通解碼,就可以讓植入者使用藍牙鏈接控制其他外部設備,從而實現人腦和機器的交互。

解釋完了芯片植入大腦的原理,我們再來看看本次技術背後倚靠的Neuralink公司。

Neuralink成立於2016年,是馬斯克與多名科學家一同創辦的腦科學公司,主要以馬斯克個人資金來維持運營。該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腦機接口,即通過研發一種能夠植入大腦的設備,來實現"人腦與機器交互"。

早在2023年6月,Neuralink的估值就已經超過了50億美元。如今,首例芯片植入人體案例圓滿成功,這意味着Neuralink公司會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增加手術數量。預計Neuralink將在2024年進行11例手術;2025年進行27例手術;2026年進行79例手術。據Neuralink估計,每次植入手術的費用約爲1.05萬美元(約合7.63萬元人民幣),包括檢查,零件和人工等方面的費用和服務。

"腦機接口"早已有之,馬斯克能否讓"空中樓閣"真正落地?

腦機接口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事實上,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有了這樣的概念。當初的願景是通過某種工具提取人類大腦產生的中樞神經信號,並經處理後與外部設備連接,實現在不通過物理接觸的情況下與外部設備建立直接的聯繫。

即便用當下的眼光來看待,也會覺得這個概念頗有點"空中樓閣"概念。因爲它這是一門涉及到多個科學領域的全新學科,其中包括但絕不限於神經科學,認知學,生物醫學工程,電子工程,材料科學,人工智能等等。

而由馬斯克領銜推動的大腦芯片植入技術讓腦洞照進現實,讓我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這個所謂的"空中樓閣"似乎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地基。

馬斯克曾表示,Neuralink公司的植入芯片很可能幫助到像霍金那樣的癱瘓人士,讓他們在使用植入設備後,可以通過意念來移動光標,打字,與其他人進行交流或訪問社交媒體。

這的確是可行的。就在去年,《自然》雜誌發表了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團隊的案例。他們通過"腦-脊髓接口裝置",讓癱瘓患者用意念實現了自然行走。此外,腦機接口也讓中風患者用意念說話,其語速甚至接近自然對話速度。如今,《自然》雜誌已經腦機接口列爲2024年最值得關注的7大技術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這項技術會朝着越來越成熟的方向去發展。

但是,如果說到真正意義上的普及和落地,"腦機接口芯片植入"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方面,馬斯克Neuralink公司的第一例植入手術剛剛完成,手術固然是成功的,但我們還不能確定植入者未來幾十年的生活是否正常,是否會因爲植入而受到負面影響。而對於此後即將進行的手術,我們也無法判斷它的芯片植入成功率是多少,芯片能保持正常運轉多長時間。就目前來看,這些都是存疑的。

此外,除了技術上可能出現的挑戰,Neuralink和馬斯克還不得不面對倫理和道德方面的問題和隱患。而這樣的問題,我們在"克隆"出現的時候就已經經歷過一次了。

2022年12月,Neuralink因涉嫌疑似粗魯進行動物實驗,不得不面臨美國聯邦部門的調查。2023年5月26日,Neuralink官宣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將啓動其首次人體臨牀研究。從官網的實驗對象招募條件來看,Neuralink招募的是"四肢健康程度有限的成年人"。未來,隨着Neuralink技術的不斷普及,這一類"志願者招募"的情況會越來越多,相應的問題也將由此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