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徵兆別輕忽!醫警告「8大危險因子」中3項就是高危險羣

國民健康署與社團法人臺灣腦中風學會、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共同推廣「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國健署提供)

運用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民衆可自行評估8大危險因子,只要有任何3項異常情況,即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羣。(臺灣腦中風學會提供)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第4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性命。國民健康署及臺灣腦中風學會、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共同推廣「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民衆可自行評估8大危險因子,只要有任何3項異常情況,即屬於腦中風高危險羣。

三高、心血管疾病是國人中風主因,臺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神經部主任李俊泰引述國外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罹患腦中風的機率爲一般人的1.5到2倍;高血壓患者若血壓控制不良,中風風險增2.1倍;高血壓和吸菸加乘之下,腦中風機率恐增6倍!

每年10月29日爲世界中風日,國健署與社團法人臺灣腦中風學會、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參考美國國家中風協會的「中風風險量表」(Stroke Risk Scorecard)訂定「腦中風紅色警報」評估表,包括血壓、膽固醇、糖尿病史、心房顫動、吸菸史、體重、運動習慣、腦中風家族病史等8大危險因子,只要任何3項有異常,即屬於高危險羣。

秋冬日夜溫差漸大,容易促發腦血管疾病急性發作。臺灣腦中風學會秘書長、三軍總醫院一般神經科主任週中興提醒,當腦中風發生時,每拖延1分鐘,大腦內神經細胞死亡近200萬個;成功救治腦中風的關鍵在於及早辨識症狀,並縮短到院時間,切勿因爲症狀緩解而輕忽嚴重性。

臺灣腦中風病友協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重症醫學部部主任林永煬分享實際案例:一名貨車司機某天半夜睡醒如廁發現右側身體不靈活,直到早上鬧鐘響起時,發現右側身體已無法動彈,過了半天家人才將他送醫,由於錯過黃金治療時間,無法透過藥物及手術打通血管阻塞,需長時間復健。

據統計,第一次中風的病人,在中風1個月後失能比例逾6成,失能後衍伸的長照支出每年共破百萬,包括醫療器材、輔具等一次性費用共5到20萬元,照護服務費每月0.5至7萬元不等,材料費每月1到3萬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3位醫師共同呼籲民衆,應持續監控三高指數,定期用藥及回診,並保持警覺性;當發現腦中風徵兆時,應立即撥打119,由專業救護人員提供緊急送醫,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