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漿滿身的娃娃:阿富汗水災逾342死,極端氣候的脆弱犧牲者

阿富汗10日遭遇豪雨導致的水災,圖爲一名幼童在泥濘上艱難爬行。 圖/法新社

阿富汗北部5月10日起遭遇豪雨,洪水沖毀至少3,000棟房屋,原本已因連年旱災而相當脆弱的居民生計因此雪上加霜。根據聯合國估計,至少已逾342人死亡,當中至少50名是兒童。另有1,600人受傷、數百人失蹤。阿富汗近年的旱災與水災頻繁,且有愈來愈劇烈的跡象,更令人擔心這個本就脆弱動盪的國家,恐在全球極端氣候之下成爲首當其衝的犧牲者。

《自由歐洲電臺》報導,聯合國估計,光是在受創最嚴重的巴格蘭省就有逾315人死亡,超過1,600人受傷,直到5月12日仍有數百人還未尋獲。另外至少3,000棟房屋損毀。國際組織「救助兒童會」(Save the Children)也向《半島電視臺》透露,在受創最嚴重的巴格蘭省(Baghlan),約有60萬居民嚴重受到衝擊,其中半數是兒童。由於多數房屋建設遭到大水沖毀,救助兒童會派出「行動診所」,讓醫護團隊與兒童照護團隊開車到水災現場支援受災戶。

救助兒童會阿富汗會長馬立克(Arshad Malik)指出:「洪水瞬間撕裂了村莊,沖走房屋也殺死了牲畜。孩子什麼都沒有了。因爲過去3年的旱災,許多家庭的經濟狀況本來就還在苦苦掙扎,他們現在急需幫助。」

《CNN》報導,巴格蘭省布爾卡區(Bulka)佛羅村(Folo)有3個不滿6歲的幼童從泥水裡獲救,渾身與頭臉都覆蓋泥漿的樣子令人格外心疼,但他們已經算是幸運。佛羅村約有100人死亡,多數都是婦女跟兒童,從洪水衝襲的影片當中,可以看見大水沖毀矮房、淹沒道路,因爲水中夾帶大量土石,許多遺體幾乎不是被撈起來,而是被從泥濘裡「拔」出來。現在大水退去,厚重泥漿更令人寸步難行,只能用鏟子慢慢清除滿屋子的土塊,復原進度緩慢。

3名幼童的叔叔、當地學校校長巴拉卡圖拉(Barakatullah)表示,大水來臨前天氣已經出現奇怪現象,強烈大風上週席捲布爾卡區等鄰近區域,陷入一片黑暗。他說:「那時能見度差到,我們甚至看不見彼此。」

而在5月10日、當地舉行週五主麻日禮拜的同時,山區也開始下起罕見的小雨。當雨勢逐漸轉大,人們才驚覺不對勁,可惜對部分居民來說爲時已晚。布爾卡區約1萬居民開始往高處逃,來不及離開房屋的就成爲水下亡魂。

阿富汗5月10日因豪雨成災,水退後男子走在滿是泥漿和斷垣殘壁的村莊裡。 圖/美聯社

名叫穆罕默德的村民(Mohammad)也悲泣着說,10日當晚,他在郊外找到了妻子和兩個兒子的遺體,他努力忍住眼淚說:「我希望有人能找到我女兒,讓她活着回來。只是一眨眼的時間,我就失去了一切:家人、房子、所有東西。我什麼都沒有了。」

由於此次氾濫區域主要位於鄉村,當地受災女性的生活處境也更爲艱難。巴格蘭省全省皆由塔利班控制,施行極端嚴格的性別區隔政策,女性在公衆場合必須以布卡(burqa)罩住全身,眼部也只有網格可供向外窺視。

然而,因爲洪水沖毀了大部分房屋,許多家戶連「四壁」都不完整,從街上就可一眼看穿房屋,許多女性一邊照顧倖存的幼兒,一邊無助地張望。在路邊等待救援的媽媽們,只好無時無刻都穿着布卡,或用僅剩的衣物罩住頭臉,即使布料被泥水沾溼也不敢拿下,以策自身安全。

衆多在阿富汗深耕的國際人道組織,現在也加緊腳步將物資送往災區。但因爲連結道路被嚴重損毀,汽車交通不便,WFP等組織使用驢子運送高能量餅乾與其他緊急食物給受災兒童,也資助許多當地的小型麪包坊,以提供災民免費的麪包。在洪水中失去整棟房屋的女性居民薩茲納(Sabzinah)也告訴《自由歐洲電臺》:「我們還沒有分到帳棚......我的腿受傷了,但醫生只能給我一些止痛藥。」

阿富汗水災受災戶,因爲牆壁遭洪水沖走,失去房屋遮蔽的女性,只能全天候穿着布卡。 圖/法新社

阿富汗水災侵襲的區域爲塔利班控制,受災女性因爲失去房屋遮蔽,只能無時無刻穿着布卡。 圖/歐新社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World Food Program,WFP)指出,巴格蘭省的糧食本已面臨短缺,洪災又導致多數家畜死亡、農田毀壞。WFP阿富汗區域負責人安德森(Timothy Anderson)表示,由於天氣高熱造成的旱災,巴格蘭省原本就已被標記爲「接近饑荒」(vulnerable to starvation),是阿富汗國內最貧窮的區域之一。

安德森也告訴《CNN》,當地夏季本來就會出現短暫水患,但今年的災情明顯比往年嚴重很多。在先前旱季的時候,國際組織協助當地人民興建了很多堤防與溝渠,期望可以妥善利用雨水灌溉,如今這一切也被沖刷殆盡。

阿富汗近年天災人禍頻傳,例如2023年10月強震讓上千萬人無家可歸,今年春季又面臨暴雨和洪水侵襲,4月的水患至少造成70人死亡、摧毀約2,000棟房屋。救助兒童會的馬立克指出,阿富汗對於異常豪雨這種極端氣候,在應對方案上可說是毫無準備,急需國際社會的協助。

阿富汗屬於亞熱帶半乾旱氣候,地形多屬高山和丘陵,乾燥少雨、溫差大,通常是西南部較易受到印度吹來的西南季風影響而降雨,東北部降水則以冬季的雨雪較多。但從2010年代以來,夏季豪雨和洪災愈來愈頻繁,侵襲地區也不固定。2020年至今,阿富汗至少連續5年都慘遭豪降雨引發的水災蹂躪。

愈來愈難以預測的天災,被視爲氣候變遷下的極端現象。但愈來愈多像阿富汗這樣低度開發的國家,也是經濟與政體較脆弱的「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國家,明明對全球暖化的「貢獻」最少,卻經常成爲極端氣候的犧牲者。

「他們不是碳的淨排放源(指釋放量大於吸收量) ,」安德森表示,「阿富汗就是個低度發展的農業社會,但他們正承受着氣候變遷的壓力,儘管他們實際上跟這個議題沒什麼關聯。」

阿富汗水災侵襲的區域十分貧窮,在饑荒邊緣掙扎,災民兒童現在急需國際社會援助。 圖/歐新社

阿富汗水災摧毀至少3000棟房屋與許多建設,圖爲一名兒童在泥濘中跋涉取水。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