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轉!企業投資加持 臺灣經濟成長亞洲四小龍之末轉爲首位

▲在企業增加投資的加持之下,標準普爾預估臺灣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亞洲四小龍之首。(圖/路透社

記者吳靜君臺北報導

受到企業與政府資本支出(投資)明顯增溫,臺灣經濟異軍突起。中華信評母公司標準普爾今年中預測臺灣經濟成長率還是亞洲四小龍之末,到了12月預估卻大逆轉,臺灣今(2019)年的經濟成長率大約爲2.5%;且明年經濟成長率在2.4%,不僅翻轉末座劣勢,今明兩年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但是標普原本在今年中,原本預期臺灣的2%,居亞洲四小龍之末,但是隨着企業與政府的資本支出(企業跟政府的投資)有明顯增溫;加上臺灣消費溫和僅是出口表現比要差,因此整體而言來說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還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根據標普的預測,今年臺灣爲2.5%、韓國爲1.9%、香港-1.4%、新加坡0.7%;即使明年臺灣經濟成長率不如今年,爲2.4%,但是相較於韓國的2.1%、香港的0.2%、新加坡的1.4%,仍是最高成長。

貿易戰、全球經濟趨緩 臺灣難獨善其身

但是臺灣經濟仍面臨重重挑戰!中華信評強調,亞洲四小龍經濟體包含臺灣、韓國、香港、新加坡與香港,在2019年的經濟增長模式類似,也是連續第2年成長減緩,儘管如此,臺灣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相對穩定,考量臺灣科技中國大陸以及其他亞洲其他地區之間在供應鏈方面的緊密關係,此外臺灣經濟具備的開放與貿易導向特性,使其容易因爲當前貿易景氣循環挑戰。

儘管臺灣的出口已經連續數月下滑,但是由於民間的消費溫和回升,總體經濟增長獲得小幅提振,其中主要的刺激因素來自於政府爲吸引企業其部分生產價值鏈帶回臺灣,以迴避中美關稅爭端對其造成的直接衝擊,而祭出的誘因

與此同時,中國大陸政府加速5G行動通訊,以及iPhone的銷售狀況優於預期,應可爲緩解臺灣科技業在未來12個月期間的風險需求。

然而在全球經濟邁入2020之際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中國大陸、全球的總體經濟成長放緩,加上貿易前景的不確定性,可能進一步抑制全球對於從智慧型手機、家電用品汽車等主要消費性商品的需求,並可能進一步降低對於例如半導體電子元件化學品、汽車和零組件的需求,同時使臺灣經濟難以在12個月內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