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職災保險再升級 職業病9月10日起納入保險給付

農委會統計,農民職災以墜落、跌倒、踩踏的40.5%居多,其他還有夾割傷、交通事故等,今年9月10日起農委會將把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職業病認定方式表列11項,作爲醫師評估認定。(取自記者會簡報)

農委會於107年11月1日開始試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試辦期間採「先傷後病」,第一階段優先試辦因果關係較爲明確的「職業傷害」,108年8月7日及110年5月1日起陸續完成擴大納保對象及提高傷害給付等精進措施。第二階段,即110年9月10日起將把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職業病認定方式表列11項,作爲醫師評估認定。

農委會今日召開「農民職業災害保險再升級 職業病納入保險給付範圍」記者會,根據農委會統計,農民職災保險開辦迄至110年7月底止,投保人數已逾29萬人,給付案件逾8千件,給付總金額逾1.5億。

農委會輔導處長陳俊言表示,農業工作具多元性及特殊性,流行病學研究相對少,因此參考勞工保險及職業傷病防治服務制度,將農民職業病的認定方式,分爲「傳統職業病認定」及「擬製視爲職業病」兩種模式。「傳統職業病認定」部分,系比照勞工保險制度,將已獲得流行病學具體共識,因果關係明確者。

「擬製視爲職業病」因尚未獲有流行病學具體共識,將由各區職業傷病防治中心及合作網絡醫院的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依醫理見解,協助個案評估,如經勞保局審查通過後,擬製視爲職業病,提供農民職災保險給付。

陳俊言說,爲了拼上農民福利的最後一塊缺角,今年9月10日起將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給付,正面表列爲職業病項目,訂有認定參考指引,提供醫師診斷參考,例如採收洋蔥致黴菌性角膜疾病,或一些人畜共通疾病等共11項。

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理事長楊振昌指出,即使在外國有些先進國家,農民務農都還是是用私人保險,這次我們的職業病納入農民職災保險可說是開先例,不過農民年齡普遍偏高,究竟是退化還是工作造成,診斷認定是項考驗,不只上述11項,未來其他職業病認定會透過專業認定與科學證據再慢慢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