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疫情太強 陸製造業活動降至有新冠疫情以來最低點

中國3月份緊縮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令大陸製造業受到嚴重影響。圖爲上海進行分區輪流封控,浦西街上除少數防疫人員之外空無一人。(圖/路透)

據總部設於倫敦的IHS Markit財經資訊公司爲大陸媒體所做的調查顯示,中國3月份緊縮新冠疫情的防疫措施,令大陸製造業受到嚴重影響,導致3月份中國製造業活動降至2年來的最低水平。

據IHS Markit爲大陸財新媒體集團所作的統計顯示,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份的50.4降至48.1,是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法國國際廣播》引述該項數據表示,採購經理人指數通常受市場高度關注,當低於50時表明製造業活動萎縮。此前經濟分析師的預期值爲49.1,比公佈值跌幅更小。

報導說,最近幾週中國面臨自2019年底新冠首次爆發以來最嚴重的疫情。傳染性極強的Omicron毒株正在嚴重威脅當局的清零政策,每天確診感染病例都在增加。數以千萬計的中國居民已被實施防疫封禁,特別是在中國汽車工業搖籃的東北、技術大都市深圳以及擁有2500萬居民的中國經濟首都上海。

據《財新網》報導,嚴格的防疫措施嚴重影響到經濟活動,3月份中國製造業新訂單跌至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而當時正是中國遭遇新冠疫情首次爆發,經濟幾乎處於全面停滯狀態。

報導表示,大陸的對外出口同樣受到防疫限制的影響,新出口訂單指數也降到22個月來的最低點。由於出口一向是推動中國經濟的引擎之一,截至目前,在全球疫情背景下,中國出口已在各國經濟復甦及國外對口罩等醫用及電子產品的需求中獲益極高。

接受《財新網》調查的中國企業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也給貿易和物流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此外,3月份的生產成本創5個月來的最高,製造商普遍反映,因疫情防控,令業務運營和物流受阻,供應鏈問題進一步加劇。3月份供應商供貨時間指數已降至5個月來最低點。

《財新網》週五公佈的3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與中國官方指數的趨勢相同,但下挫程度更大。相較於《財新網》PMI指數由2月份的50.4降至48.1,大陸官方的PMI指數則是由2月份爲50.2降爲3月份的49.5點。

報導指出,大陸官方統計主要涉及的是大型國有企業,財新-Markit調查主要以中小企業爲調查對象, 比較能夠更準確反映實際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