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家吹「旅遊泡泡」 拚搶救觀光業

雖然歐洲各國正逐步解除封閉措施,但隨着夏季旅遊旺季將至,部分極依賴觀光收入的國家已迫不及待提出「旅遊泡泡」來提振觀光產業

有些歐洲國家已着手「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s)、「空橋」(air bridges)或「旅遊走廊」(travel corridors)等構思促進旅遊業

其實它們的理念是一樣,亦即接受新冠肺炎疫情低的國家民衆前來自由觀光,而不需要入境後自我隔離14天。

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三個歐盟成員國,已成立「波羅的海旅遊泡泡」(Baltic travel bubbles)讓彼此國民入境後就不必再自我隔離。

三國因疫情而累計死亡人數很低,迄26日,立國僅65人、愛國66人、拉國22人。

立國外長林納斯(Linas Linkevicius)說,旅遊泡泡對該國旅遊業很重要,也是歐盟內部最先採用。他強調在這泡泡以外的其他國家旅客,入境後仍要自我隔離。

另一歐盟成員國希臘表示,包括巴爾幹半島與波羅的海等地區國家、德國以色列塞浦勒斯等國家民衆,可望成爲首批入境希臘後不用隔離的外國旅客,但他們可能會被抽樣檢測

就連英國也在考慮提出「空橋」構想,讓低疫情國家的民衆到英國旅遊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