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政風查彰化衛生局 陳時中揭原因:怕噴政治口水

彰化衛生局找到確診遭查辦 陳時中:避免被懷疑吃案。圖爲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資料照)

彰化衛生局主動進行篩檢,意外篩檢出一名自美國返臺的確診者,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下令政風調查,對此前疾管局副局長文儀表示,條件定義是給大家遵守操作的,但絕不是「天條」,可允許有例外!對此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在每週一次的記者會特地時間說明,找政風處是因爲是第三方公正團體,要理解居家檢疫者怎麼會跑出來,講處分傷感情,只是希望地方有任何政策要告知,上下一條心才比較好防疫

陳時中強調,彰化衛生局後續大家有各種不同意見,這就是要請第三方去調查,「不希望變成政治口水」,並表示很重視這件事情,無症狀感染者案例值得去追蹤,因爲很少去發現這樣的案子,那既然找到了,可以每天觀察,是否14天后病毒就不會複製了,這對防疫政策很有意義。對於疫情調查控制是否有參考價值,請政風不是爲了處分,目前沒有這個打算,而是要讓爭議案件事實清楚,讓大家可以根據事實來討論。

本月17日新增一名自美國返臺的少年(案485),於8月5日回臺探親入境時沒有疑似症狀,於彰化防疫旅館檢疫迄今也未出現症狀,彰化衛生局卻在居家檢疫第11天進行採檢,並於8月16日確診,因爲違反中央「有症狀才採檢」規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因此日前下令政風處要查彰化衛生局篩檢原因,瞭解還有多少人接受採檢。

對於這次政風處調查,有學者認爲,採檢定義不是天條,也可以給地方一些彈性,也有學者建議,中央跟地方應該要溝通,對於地方超前部署 這次找出無症狀者,未來會有政策調整的可能嗎?若政風處調查後,會根據怎樣的調查結果,會給予什麼樣的罰則

陳時中表示,彰化的事情,是要把真實的情況釐清,居家檢疫者怎麼會跑出來,相信就會有這樣的懷疑,衛生局安排時,怎麼讓沒有症狀的可以到醫院去,這和原來的規定不同,需要去了解情況,中央是要掌握情形

「講處份就傷感情」,陳時中表示,要把情況掌握清楚才能對政策修訂,有什麼不足的或是原來已經很足的沒把情況掌握清楚就沒辦法精進政策,他強調,和地方溝通我們很願意但以權責來說地方有不同想法原則上希望還是可以跟我們上報,公文也好電話也好,上下防疫纔會一條心。

陳時中說,指揮中心第一時間看到案子時,第一個疑問是,居家檢疫的規定中,有狀況生病不能任意外出,既然不能任意外出,怎麼會到醫院或是醫生家裡檢驗,那醫院檢驗時是根據什麼去的?有症狀有生病可以聯絡衛生局安排就醫,以前就有相關案例病人自己跑去就醫因此違反居家檢疫規定,因此被開罰。所以很清楚居家檢疫時不得任意外出縱使是有相關症狀或是其他疾病都要經過衛生局安排。

「所以我會認爲中間產生漏洞,這樣對會居家檢疫有問題」,陳時中說,以她當指揮官職責,很清楚一定要掌握狀況,各地發生什麼情形,相對個案一定要掌握,地方覺得需要精進作爲中央一定要掌握清楚才能知道整體疫調的真實度,所以「調查就是必然。」

至於大家會有疑問,爲何是政風?陳時中強調,政風室各個相關政府部門有關廉政調查宣導輔導訂定政策的單位,最大特色是他有法律背景,第二部門單位不是相同的他們是另一條鞭,在目前來說大家對於無症狀感染者的議題有很多爭議性,「我記得上週記者會時,有人批評我們是爲了零確診然後吃案,一直吃我也受不了」。

陳時中說,爲了避免後續內部調查引發吃案的可能性,爲了透明清楚因此用第三方相對公正的單位希望把事實釐清,指揮中心一定要能掌握所有情況,已知的一定要掌握清楚,進而對政策精進,這是一定要做的。

他強調,不是把彰化衛生局當成犯罪行爲而是爲了讓事實調查清楚,且不是我們內部,而不是直接隸屬的單位去查,讓事實更清晰,我們會根據事實情況做出檢討。

陳時中透露,彰化衛生局收案數比三位數還要多,自美國返臺的少年不是單一個案。

陳時中表示,第一時間去了解情況,後來得到是有很多無症狀者是被採檢的,彰化衛生局的採檢從2、3月開始到現在。以我當指揮官的職責,我們一定要掌握狀況,且初步瞭解他們收案超過三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