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前》美股強彈+官股護盤 臺股喘口氣

另外,八大官股券商昨大舉買超臺股逾62億元,累計近4個交易買超直逼百億元,顯示政策面作多,逢低護盤意願濃厚,對臺面上臺積電、臺塑四寶、國泰金等重量級權值股止跌回穩具正面效益,也有機會挹注盤勢短期守穩年線再出發。

不過,大盤已連續下跌3個交易日,使融資追繳令蠢動,因此,在跌時重質考量下,包括投機味(或說市場味)濃厚與融資使用率偏高等相關股票,短線逢高或仍暫宜低調、保守。但具題材誘因、財務體質健全與未來營運成長看俏等股票,可望領先盤勢脫穎而出,值密切追蹤。

據業內整理,今可能影響臺股多、空動向市場消息如下,僅供參考:

(A)利多因子:

1.臺股重挫,美債殖利率飆揚,八大行庫對此「股債齊發」,不僅昨(6)日大舉進場股市,並同步加碼美債,估計八大行庫昨天進場加碼臺股金額上看百億元。以近來美債殖利率飆升至超過3%的情況來看,行庫主管估計,也許在今年上半年,八大行庫加碼美債部位,合計就會實現等值新臺幣千億元的水準。

2.昨不少好股遭驚慌錯殺,包括可成、中碳、聯強、美律、貿聯-KY、大江、原相、西勝、茂順、加百裕、上銀、長華科等12檔去年前3季每股盈餘(EPS)繳年增成績,且1月營收成績不俗,基本面優卻無辜遭錯殺,醞釀反彈行情。

3.受惠油價攀高,塑化行情價量拉擡,臺塑四寶元月合計營收1515.52億元,月增6.8%,年成長17.1%;其中,臺塑化1月業績月增14.9%,表現領先。尤其,今年塑化產品報價漲勢放大,臺塑、南亞交出29%、21%年成長佳績,臺化、臺塑化年增率也各有12%、14%。

4.DRAM廠南亞科(2408)受惠於DRAM價格持續調漲,加上20奈米新制程產能陸續開出,推升位元銷售量持續成長,昨(6)日公告元月合併營收61.48億元,創下11年來單月營收新高紀錄。法人預期南亞科第一季合併營收將季增逾10%,每股淨利將賺逾2.5元。

5.臺股昨(6)日下挫4.95%,臺股幾乎全面淪陷,權值股更面臨大量賣壓。不過,攤開臺灣50成分股中,共有9檔個股跌幅小於3%,第10名跌幅也僅3%左右,表現相對較大盤強勢,扮演多頭續命丹角色,在不安定的盤勢中,也可望成爲資金避風港。

6.電信寬頻設備大廠中磊電子(5388)昨(6)日公佈2018年1月份營收爲新臺幣31億元,較去年同期營收29.3億元,年增6%,順利改寫歷年同期新高紀錄。另爲佈局今年商機,中磊除公佈元月營收外,也宣佈將參展MWC 2018,屆時將發表全系列新世代智慧物聯網解決方案。

7.受惠第一季農曆新年採購旺季加持,創業家兄弟(8477)2018年首月營收開出紅盤。創業家兄弟昨(6)日公佈一月營收達4.54億元,年增46.10%、月增17.6%,寫下公司成立來單月營收新高紀錄,也爲今年整體營運增添熱度。

8.汽車零組件業旺季更旺,和大工業(1536)受惠全球前三大農機大廠客戶訂單量倍增,元月營收衝上6.29億元,改寫單月新高紀錄。因應主要客戶增量下單,和大產能不足,決定大幅縮短春節連假,年初二即復工加班趕出貨,法人看好首季營收將攀18億元高峰。

9.怡利電子(2497)積極朝多角化發展,宣佈成立生醫事業處,把HUD(汽車擡頭顯示器)的遠距成像光學技術強化應用,將陸續推出系列相關產品,首款新品「播劇寶」問世,透過放大手機、平板影像減少近視風險下,投入視力保健產品市場。

10.臺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指出,全球景氣持續好轉,去年機械產業產值首度破兆元,今年產值及出口值預估成長5%-10%。

智慧製造及智慧機械將是臺灣機械產業產值邁向2兆元的雙引擎,智慧機械先行可創造附加價值,具有乘數效應,產值年成長5%-10%,10年內,臺灣機械產業產值可達2兆元。

11.爲防堵市場派拿下經營權,泰山(1218)以每股16.3元發行1.46億股的現金增資案,先前因大股東放棄認購改洽特定人,昨(6)日泰山公告,現增案已全數籌資完畢,共募得23.9億元資金。現增案順利完成,顯示泰山公司派已獲得資金奧援,預料短時間經營權尚不至於出現變化。

12.遊戲股王鈊象(3293)昨(6)日舉辦法說會並公佈去年第4季自結財報,2017年全年自結營收預估達33.14億元,與2016年水準相當。鈊象指出,受惠於旗下游戲機臺以及行動遊戲穩定成長,2017年全年每股獲利有望達12.55元,已連續兩年賺逾一個股本。

13.穩懋(3105)去年營收及獲利雙創歷史新高水準,分別達到170.86億元及9.34元,但首季營運將下滑一至二成的水準。總經理王鬱琦表示,今年營運將持續成長,光電元件(3D Sensing及Optical Communication)及5G將成爲未來幾年的兩大成長引擎,其中光電營收佔比將拉高一倍至二成以上的水準。

14.江興鍛(4528)及智伸科(4551)兩汽車零組件廠因客戶拉貨力道強勁,元月營運均傳捷報。智伸科元月合併營收近4.10億元,改寫單月營收新高;江興鍛元月營收達2.64億元,創同期新高,因應日系客戶農曆年後拉貨訂單,大陸太倉及淮安兩地工廠提前至初二、出三上班。

15.觸控晶片廠義隆(2458)昨(6)日召開法說會,去年全年稅後淨利10.31億元、年增幅78%,每股淨利2.58元,寫下近3年來新高水準。對於今年展望,義隆董事長葉儀皓表示,今年受惠於3D感測、觸控產品市佔率提升等利多,對今年表現抱持樂觀看法。

16.奇力新(2456)公佈1月營收,以11.41億元創下史上第三高紀錄。旺詮受惠於晶片電阻漲價效應,1月營收年增47.1%;飛磁則因中國、波蘭工廠全產稼動,1月營收月增率34.53%。

17.電子股面臨傳統淡季與高基期影響,遭逢外資獲利了結賣壓,調節力道何時暫告一段落,成市場關注重點。專家認爲,近期可關注金屬機殼廠可成(2474)及股王大立光(3008),可善用權證多空皆可佈局特性靈活操作,據個股表現順勢進場,即便大盤尚未止穩,仍能創造波段報酬。

18.美股連兩日重挫,上週五道瓊指數跌666點、週一續挫1175點,創下史上最大單日跌點,全球投資人嚇傻,法人指出,2018年以來不管股、債市都來到相對高點,市場偏安心態濃,也因此訴求固定收益的息收債券ETF基金受到市場歡迎。

19.臺股空軍氣盛,指數跌破季線與半年線支撐,盤中更一路探底,回測年線位置,最低來到10,300點,成交量爆出2,408億元大量。法人指出,目前盤勢動盪,建議投資人可轉往防禦型個股作佈局,如統一(1216)、中鋼(2002)等傳產績優個股,搭配權證擴大槓桿效果。

20.臺股跌勢再起,目前正有16檔上市櫃公司執行買回庫藏股嚴陣以待,今年以來新增臺泥(1101)、GIS-KY(6456)等9檔投入庫藏股護盤,在臺股隨美股連動大幅重挫之際,短線庫藏股題材可望急速升溫;專家認爲短期先看年線支撐,年後有機會走反彈行情。

21.2018臺北國際書展昨(6)日開幕,總統蔡英文在開幕致詞強調,出版業面對讀者流失的問題,可善用科技吸引更多讀者,把挑戰化爲機會。政府會與出版業一起努力,鼓勵業者跨界合作與科技應用,發揮臺灣的特色和優勢,出版業的寒冬將會像這幾天的寒流一樣過去,春天一定會來!

22.臺股昨(6)大跌542點,更引發市場恐慌性賣壓涌現,法人指出,盤勢動盪增劇,短線操作建議以權代股,降低持股風險,相關個股可關注今年出貨看好,具基本面題材支撐的IET-KY(4971)、頎邦(6147)等,並依照個人投資積極度,設定篩選條件,挑選適當權證。

23.雖然近期DRAM及NAND Flash價格走勢因淡季效應而略顯弱勢,但是並不影響記憶體廠的獲利表現。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昨日宣佈調升2018年會計年度第二季(去年12月1日至今年3月1日)財測,季度營收將由原本預估的68.0~72.0億美元上修至72.0~73.5億美元,平均調升幅度約4%。

24.羣創AM miniLED面板首度在臺亮相,執行副總暨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丁景隆指出,今年將量產出貨,2年後則打入車用市場。AM miniLED下一步要邁向RGB封裝,不僅對比可與AMOLED去PK,價格更具競爭力,要讓AMOLED面板從此送進冰箱。

25.房仲龍頭信義房屋推動「三高」政策,大舉提高員工福利,昨(6)日宣佈自4月1日起進行年度調薪作業,全體平均調幅約爲7.6%,屬於業務性質的經紀人平均調幅亦接近11%;信義房屋每年將因此多支出1.3億薪資福利於人才投資上,一舉拉大與同業間薪資差距。

26.玉山金控昨(6)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佈2017年全年獲利147.4億元,連續6年獲利創新高,至於今年1月獲利19億元也創下玉山金單月獲利新高紀錄。

27.國銀在大陸分行獲利逐年好轉,去年全年更創下42.3億元的史上新高,較前年成長36億元、年增率571.2%。金管會銀行局昨(6)日公佈去年全年國銀獲利,儘管去年國銀踩到慶富案地雷,但整體銀行業去年稅前盈餘仍逾3千億元,來到新臺幣3,059.2億元,爲史上第三高紀錄。

28.面對昨(6)日全球股市哀鴻遍野,投行最新報告指出,考慮到A股估值尚無泡沫且槓桿水準可控,A股不存在劇烈調整的風險。不過美股下跌恐進一步傳導到美國經濟,進而對中國出口不力,可能會影響A股的經濟基本面,值得關注。

29.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週二公佈2017財年第3季(去年10月至12月)財報,淨利接近翻倍成長。而受惠於美國通過稅改方案、日圓走弱,豐田亦調高財測,預估2017年全年淨利(截至今年3月止)將創下2.4兆日圓(220億美元)的新高。

30.搭上區塊鏈熱潮,科技、金融業者無不加速專利佈局搶先機。知名機構報告顯示,大陸科技巨擘阿里巴巴在2017年以43件區塊鏈專利傲視全球。去年快速累積區塊鏈專利的大陸企業和機構,百大榜單佔據49席,居各國首位。

31.全球半導體大廠三星電子稍早因爲記憶體晶片價格遭大陸發改委約談。昨(6)日傳出最新消息指,發改委已和三星就晶片合作簽署備忘錄,就晶片生產、人工智慧、半導體制造等領域進行潛在的合作。業界分析,全球DRAM或將降價與增產。

32.美股連日崩跌,道瓊工業指數週一更暴跌近1,200點,創史上單日最大跌點紀錄,此時投資人究竟該殺出持股,還是趁拉回進場買股,專家看法呈現兩極。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兼操盤人戴利歐(Ray Dalio)表示,投資人無須恐慌,這波拉回只是小幅修正,場邊還有龐大現金等着買,可望爲跌勢踩煞車。

33.華爾街日報報導,全球股市週一崩跌,反觀企業債市場依舊平靜安穩,信用利差未出現太大波動,顯示投資人對企業體質仍具信心。

34.封測大廠日月光與手機晶片龍頭高通(Qualcomm)在南美洲的合資案已達成協議,日月光將透過旗下上海環旭電子的子公司環海電子投資7050萬美元(約摺合新臺幣逾20億元),與高通子公司高通技術公司(QTI)共同合資,在巴西聖保羅(Sao Paulo)設立合資封測廠,主攻智慧型手機及物聯網的系統級封裝(SiP)模組。

35.原相 (3227) 今(6)日舉辦法人說明會,原相去年第四季單季每股賺1.57元,單季毛利率衝上56.9%,寫下歷史新高,單季約有1400萬元的匯兌損失;原相累計去年全年每股更是大賺5.52元,相較105年的每股賺1.2元,成長逾4倍之多。

(B)利空消息:

1.天氣寒、股民心裡更冷!臺股昨遭外資提款狂賣313億元,熱錢效應急凍,終場爆量大跌542點,創近10年最大跌點、跌幅4.95%,一根長黑也讓臺股吐回今年漲幅,上市櫃單日市值蒸發1.84兆元,約等於33座101大樓造價,八大官股券商買超近63億元、4年來最大,並同步改寫近年最多跌停家數、成交量等7項紀錄。

2.美股大跳水,臺股避險情緒昨(6)日持續引爆,臺指選擇權波動率指數(VIX)連2日飆升,盤中一度飆上54.92、近9年新高,大漲286%;隨着標普500恐慌性指數飆漲115%,富邦VIX ETF跳空漲逾56%,並爆35萬張大量,帶動國內ETF整體成交量創歷史新高。

3.美股重挫,期貨業者首當其衝啓動保證金追繳機制,證券商也嚴加防範,追繳令萬箭齊發。由於斷頭賣壓太大,昨1、2家券商下單系統一度當機,投資人哀悽的說,雞年辛苦賺到的獲利,2天就吐回去,今年恐怕不能過好年了。

4.繼週一尾盤急殺1千多點之後,美國股市週二開低走高,回到平盤之上,也帶動歐股出現反彈;惟被稱爲美股「恐慌指數」的CBOE波動率指數(VIX)直線飆升並觸及2年半來的高點。全球股市自上週五以來連環跌,已較僅8個交易日前創下的歷史高價蒸發4兆美元市值。

5.臺股昨(6)日大跌4.95%,收10,404點,來自量化基金(Quant Fund)、對衝基金、斷頭停損賣壓三大股力量全天候宣泄,外資狂砍313.14億元,臺股與亞股一同承受黑色星期二洗禮。

6.歷經2017年至2018年元月的驚驚漲,近2日國際股市回檔,已然嚇呆投資人。獵豹財務長郭恭克指出,尤其全球股市元月飆漲,意味着「快速累積大量獲利回吐的潛在賣壓」,10年期美債殖利率週一攻上2.8%,預告着機構法人資金有被迫大挪移的可能,股市未脫中多格局,但亂流會更成爲常態。

7.自蝦皮購物進軍臺灣以來,以流血式免運費補貼快速攻城掠地,逼得臺灣業者不得不積極迴應,但卻讓臺灣電商營運「很傷」。網家旗下商店街(4965)昨(6)日公佈財報,因行銷費用增加,導致去年全年每股虧損擴大至43.25元,創下掛牌以來虧損最多的紀錄。

8.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登斯(Agustin Carstens)週二警告,比特幣集合泡沫、龐氏騙局和環境災難於一身,呼籲央行做好出手干預的準備,遏止源自加密貨幣的風險。

9.比特幣價格近來受多重利空打擊,週二一度失守6,000美元,較去年12月的近2萬美元紀錄高點狂瀉70%,市值在近2個月內蒸發逾2,000億美元。

10.世界黃金協會(WGC)週二發表報告,2017年全球黃金投資需求下跌23%,創8年新低,主要是美國對金條和金幣的需求量創10年最新低水準,和投資人對黃金ETF需求大減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