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81名高級救護技術員 盼有效提升偏鄉緊急救護品質

花蓮縣消防局自2019年前起辦理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培訓課程,迄今已有81人獲得資格,包含今天結訓的第3期21名學員,未來將平均分配至全縣23個分隊,即時提供緊急患者適當處置,挽救更多性命。(羅亦晽攝)

花蓮縣消防局今在縣府大禮堂舉辦第3期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結訓典禮,由縣長徐榛蔚親自替學員別上印有名字的金質胸章,替他們戴上具EMTP標誌的帽子,恭喜他們完成10個月艱辛的訓練。(羅亦晽攝)

花蓮縣消防局自2019年前起辦理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培訓課程,迄今已有81人獲得資格,包含今天結訓的第3期21名學員,未來將平均分配至全縣23個分隊,即時提供緊急患者適當處置,挽救更多性命。(羅亦晽攝)

花蓮縣境狹長,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能處置急重症的醫院多集中北區,由於偏鄉患者往鄰近醫院車程至少需花費20分鐘,若突遇重大事故,能在救護車上提供急救措施的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十分重要。花蓮縣消防局3年前起辦理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培訓課程,迄今已有81人獲得資格,未來將平均分配至全縣23個分隊,即時提供緊急患者適當處置,挽救更多性命。

花蓮縣消防局今在縣府大禮堂舉辦第3期高級救護技術員(EMTP)結訓典禮,由縣長徐榛蔚親自替21名學員別上印有名字的金質胸章,替他們戴上具EMTP標誌的帽子,恭喜他們完成10個月艱辛的訓練及通過困難的考試,期許未來能挽救更多患者的寶貴性命。

在新秀分隊服務4年的劉慶豐因過去在救護過程中,見患者不適的樣貌相當心疼,因此決定參加培訓課程,10個月的訓練雖漫長,但在醫院進行救護實習時,不僅看到各式各樣的案例,更從中學習到各種救護技巧,相信未來能給予緊急傷病患更多進階處置,改善其預後和順活率。

服務逾5年的水璉分隊員黃孟莉是此期2名女學員之一,她說,轄區患者若需送往鄰近醫院治療車程至少需20分鐘,爲了可以幫助更多緊急救護患者,毅然決然報名參加培訓課程,期間雖需兼顧家庭相當辛苦,加上體力較不如男性,但在丈夫支持下,不僅順利完成結訓,未來還能會憑救人的使命,挽救更多患者性命。

現年43歲的黃偉是此期唯一自費參與第3期培訓的義消,他說,過去擔任消防替代役時即對救護產生興趣,2002年退伍後就加入救護義消,並在20年間陸續參與各種救護訓練,不過很多消防培訓資源在外地,住宿和交通開銷對他來說負擔很大,見花蓮有舉辦高級救護員訓練,加上今年剛好有機會,就決定參與培訓。

他也希望消防教育訓練在全國有不同發展,如高山專業、城市或野外救護等,將各種專業獨立出來,考取證照後未來或許會有不同的職涯規畫。

花蓮縣消防局表示,高級救護技術員因能提供患者侵入性治療,如插管、骨針注射等,或是依據醫生的預立醫囑給藥,因此適逢重大車禍、OHAC事件、心肌梗塞等需緊急處理的案件時,都會加派他們支援,而全縣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急救成功率也從2014年的5%逐年提升至2021年的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