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對STEM領域興趣 教育部研發「高中半導體課程」

示意圖。(資料照片)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的「護國神山」產業,但現在卻面臨人才不足問題。教育部國教署邀請已於高中職開設半導體相關課程教師們,協力開發高中職適用的相關半導體課程模組,以期提升高中生對選擇就讀大學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領域相關科系的興趣。

教育部研發「高中半導體課程」。(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目前已開發完成「高中半導體」課程相關架構,包含6個主題,分別是:電的科學、半導體原理、半導體制程、半導體在生活中的應用、電路設計與半導體產業的社會面向議題。

每個主題都包含數個次主題,而次主題的課程內容都具有初、中、高階不同的彈性化模組設計,且提供相對應的實作課程,例如在半導體制程的主題,學生可透過製作FINFET與GAAFET的3D模型,認識最新的電晶體設計發展。

在半導體產業的社會面向議題方面,學生可透過半導體產業的數據資料分析,瞭解爲何半導體產業能讓臺灣有矽盾的保護,進而認識何謂地緣政治及其影響。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高中職半導體課程采采彈性化模組設計,目的是希望給予現場教師依據學校與學生的特性,可依照教學時間的考量,選用不同的內容進行授課或學習。換言之,此半導體課程可提供給普高與技高教學使用,也可給數理工或社會人文學生自學使用。

教育部國教署指出,本課程預計於112學年度於高中教育階段開始試辦,課程的開設與使用方式可以是多元選修、彈性學習的微課程,甚至是學生的自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