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變黃是肝出問題?醫打破迷思 揭5常見原因

一名30歲女子近日發現變蠟黃,擔心是肝臟出現問題,但經過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她是攝取過多含胡蘿蔔素的食物。(示意圖/達志影像)

許多人若發現皮膚變蠟黃,第一時間都會認爲是肝臟出問題,但原因其實很多種。肝膽腸胃科醫師詹宜學表示,肝功能異常是皮膚變黃的常見原因之一,另外還有膽道阻塞、營養不良、膽道阻塞或食物等,當發現皮膚變黃時別太驚慌,可以先檢查近期的飲食、作息狀況。

詹宜學醫師在臉書粉專提到,一名30歲女子近期發現皮膚變黃,擔心身體健康亮紅燈,趕緊到醫院做檢查,醫師進行身體評估,發現她幾個月前才做過健康檢查,血紅素、肝指數、膽紅素都正常,也沒有無膽結石,不過手掌確實偏黃,查看飲食狀況後,得知患者近期爲了增加維生素攝取,常飲用含胡蘿蔔汁成分的果汁、深色蔬菜、水果等,纔會導致皮膚變黃。

詹宜學說明,造成黃皮膚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種爲「肝功能異常」,也就是急性肝炎,肝臟無法正常運作,身體產生的膽紅素不能被有效處理,導致膽紅素在血液濃度增加,累積於身體其他部位;第二種是「膽道阻塞」,結石、腫瘤等造成膽道阻塞,導致膽汁淤積;第三種「溶血」,蠶豆症、自體免疫疾病、藥物等因素造成紅血球破壞,大量血紅素產生膽紅素,過多膽紅素淤積在身體各部位。

第四種「食物」也會影響皮膚,當身體攝取過多胡蘿蔔素,就會造成胡蘿蔔素血癥,例如胡蘿蔔、南瓜、芒果、橘子、地瓜、柿子、木瓜、西瓜、番茄等食物,攝取過量可能造成皮膚變黃。最後就是「營養不良」,吃進過多糖分與垃圾食物、疲勞、皮膚油脂堆積、紫外線照射、角質老化等因素,也可能會造成皮膚暗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