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首創臺灣永續農業聯隊 與企業跨界合作挺農民

希望農友透過彼此聯繫交流,在生產、加工、行銷等各方面一步步提升在地農產。(屏縣府提供)

縣長周春米等與會貴賓共同啓動水晶球,象徵臺灣永續農業農隊與農友們站在同一陣線。(屏縣府提供)

屏東首創「臺灣永續農業聯隊」,透過各界力量推廣屏東優質農產品。(屏縣府提供)

爲突破外銷通路及農產產銷問題,屏東縣政府首創「臺灣永續農業聯隊」,跨界結合臺灣屏東農業國際運銷公司、友達永續基金會,以口罩國家隊概念,與農友逗陣打拼,8日特別召開座談會,屏東縣長周春米強調,未來將以市場需求爲生產導向,爲國際市場客製化生產,提升屏東農產全球競爭力。

周春米表示,面對全球糧食危機,農業是一個國家根本產業,屏東更是國家糧倉,許多縣民從事農業,但傳統的慣行農法卻面臨氣候變遷、人口老化、環境永續等問題。友達、臺屏農公司等產官學界善盡企業社會責任,除了解決盛產滯銷問題外,期盼藉此協助農民,提升產銷間合理的公平交易,把屏東優質農產品推廣出去。

屏縣府農業處指出,過去農民生產都是種什麼賣什麼,或是一窩蜂跟風種植,經常會發生供需失衡、價格跌宕情形,外銷也常有果品規格不符國際市場需求情況發生,臺灣永續農業聯隊就是透過契作、在地陪伴及老農扶植小農模式,輔導整合農民的種植技術,設定目標市場的商品化、規格化需求,再灌注農產業企業的經營思維,也可避免過度倚重單一市場的風險。

面對廣大國際水果市場,各國皆有不同市場特性及進口規範,臺灣農產要在國外佔有一席之地,必須先釐清當前臺灣農產外銷問題與機會,及政府對於農產外銷的佈局與策略,才能開拓新局。

臺灣永續農業聯隊希望經由彼此間的聯繫交流,在生產、加工、行銷等各方面一步步提升在地農業,打破現行農業生產困境,提升國際競爭力。

臺灣永續農業聯隊概念,受到友達永續基金會率先支持,也有4位鳳梨農友加入生產行列。農業處表示,由企業響應的臺灣永續農業聯隊以產業扶強的理念出發,第一步爲契作認養,讓農民放心改變現行的生產模式,有了賣相後,再以農產本身優良的種植技術來征服消費者的味蕾,以實力取得市場的口碑,這是企業願意參與幫忙的初衷。

未來帶動更多農友、企業加入臺灣永續農業聯隊,透過跨界合作,農民不再是單打獨鬥,而是建立穩定品質、產量和作業標準,成爲穩定農業發展的一股力量,支持臺灣農業前進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