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縣致力空品維護 開春以來紅害日數爲南部6縣市最少

露天燃燒情況。(圖/屏東縣環保局提供)

110年初中南部地區數度出現嚴重空污,依據氣象局分析報告,主要是因爲近期大氣混合高度低,致使擴散條件變差,整體而言110年迄今臺灣地區PM2.5紅害事件日皆較109年同期增加。屏東縣統計至110年3月10日止PM2.5紅害僅有6日,相較高雄市34日、臺南市22日,雖無法達成連續3年全年零紅害之目標,仍是雲林以南6縣市空污最輕微的縣市。

空氣品質和大氣條件十分密切,若風速較弱會造成垂直擴散不佳,宛如加鍋蓋煮開水一樣,高壓下的逆溫使得擴散空間有限,空污持續時間拉長,加上屏東縣位居全國最下風處,受背風渦流及夜間垂直擴散條件轉差影響污染物累積於地表不易擴散,導致空氣品質不佳。面對氣象條件不佳之嚴峻挑戰,屏東縣政府仍竭盡所能改善轄內空氣污染源,多次提早要求轄內工廠砂石場等污染源啓動一級紅色警戒應變機制,亦強烈要求上風處縣市,如雲林,嘉義、臺南及高雄等區域聯防共同減排,以減緩空品不良情形

環保局表示,近期因應空品不良,除配合環保署啓動8大應變措施跨區應變機制,請上風處縣市共同加強稽巡查與污染源管制外,並利用多重管道民衆宣導自身健康防護,強化中央部會地方的跨區應變效果,通力合作達成緩解空污情形。環保局再次呼籲,於空品不良日,鼓勵民衆搭乘大衆運輸工具、配戴口罩自我防護,公私廠場加強自主管理、配合政府部門發佈之應變計劃降載減排,由點線面全方位防護,方能有效緩解空品惡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