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櫻花會的前世今生

逛街裡、遊公園,這是我們青島人幾代人共同的美好回憶。而作爲男女老少盡皆喜歡的中山公園,春賞櫻花秋賞菊、冬日滑冰夏觀燈,又不知迎來送往了多少島城人的身影。又是一年春光明媚,中山公園裡單櫻綻放,絡繹不絕的人流又成爲這座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日裡吸引着無數市民遊客前來遊園賞櫻。

中山公園的櫻花已經有着一百多年的悠久歷史,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青島櫻花會就已經盛名遠播,成爲全國旅遊的一大名牌。櫻花會、糖球會、蘿蔔會可以說是老青島的三大盛會,是島城市民共同的節慶活動,有着很強的影響力。

然而一個世紀後,2021年,竟然莫名其妙的推出了所謂的“首屆青島櫻花節”,歷史倒置之舉令無數老青島難以理解,質疑之聲鵲起。本公衆號多次編髮百年櫻花會的圖文,許多市民也紛紛提出反對意見。

隨着春暖花開,月初再次走進中山公園,首先就發現了一個最大的改變,本應是“第四屆青島櫻花節”的字眼沒再出現,再次看到了“青島櫻花會”的迴歸,雖然自掉身價了三年,但能順應民意重回軌道,也算是善莫大焉。不管怎樣,一個多世紀以來,每到春日櫻花季,青島人都會紛紛出動、樂在其中,漫步於繽紛花海,感受綿延不盡的繽紛芳香。每個人、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家庭裡都會有中山公園賞櫻的照片,這些故事串聯起來便是一段段的人間真情。櫻花季裡,始終是這座城市的一大盛會。

上世紀初,德國人開始在公園內引進櫻花樹,這是中國勞工在種植櫻花樹。

1910年,公園兩側栽植的櫻花。

1897年德國侵佔青島後,1901年先收買會前村附近各山(即今之太平山)造林,1904年強買該村耕地房屋,遷走會前村,開始建設植物試驗場,引種國內外各種花草植物,開始從日本引種部分櫻花,並試植成功,這裡逐步形成成爲以樹木、果園、花木爲主的大型公園,稱“森林公園”。

青島旭公園櫻花

日佔時期公園櫻花綻放

日佔時期的公園“櫻花會”

1914年日本戰勝德國後第一次侵佔青島,第二年設林務所,將“森林公園”改稱“旭公園”,從日本國內引進二萬多株櫻花,不斷擴大櫻花種植,並形成了今天這條著名的櫻花路雛形,青島人也將公園稱爲“櫻花公園”。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櫻花會”的攤販,左邊是甲等臨時商店的“玉蘭茶社”。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櫻花會”的攤販,右前方可見歷史悠久的“公園飯店”。

公園的春季,成爲國內外遊人觀賞櫻花的主要場所,這不僅是青島櫻花會的初始,也成爲日佔青島時期重要的觀光旅遊活動。今年重新推出的“青島櫻花會·始於1915”,應該也是由此而生。

第一公園大門

1922年12月10日我國收回青島主權後,重新命名了青島第一至第六等6座公園,公園改稱“第一公園”。同年,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開始對第一公園開始進行系統化的規劃建設,回到祖國懷抱的第一公園,此時期實質性規劃建設是具有歷史意義的。這裡作爲青島市最大的公園,依然繼續補植櫻花,使這裡的的櫻花季更加壯觀。

在青島檔案館的一份史料中,可以看到一些往年在櫻花會行商的日人,在青島迴歸後,櫻花會是否循例舉辦以及能否在舊地之處擇屋營業的焦慮。

1923年3月12日,膠澳商埠警察廳就日人舉行櫻花大會事給農林事務所的函:

徑啓者:據青島市警察署呈稱:本埠每年春季日人在櫻公園舉行櫻花大會,自四月一日起,訖三十日止。期內日商各擇地點構屋營業,生意異常發達。現已將屆會期,有日商杜井定等紛紛至署,要求開放以爲事先籌備之計。惟青島地方業經完全接收,可否準其循例舉行,請予核奪等情前來。查舉行櫻花大會系屬日人舊習,今膠澳商埠地方行政權業經收回,是否開放準其循例舉行櫻花大會之處,爲我主權所關,櫻公園既屬貴所管理,敝廳未便主持。相應函請貴所酌奪見覆,以便轉飭遵照,實紉公誼。此致農林事務所。

上世紀二十年代,第一公園“春季遊覽會”。

櫻花會作爲日本人的舊習,青島迴歸後,膠澳商埠也相繼做出了調整,除公園之名修改之外,例行的櫻花會也改爲了“春季遊覽會”。

1923年4月,膠澳商埠農林事務所致青島商會公函

徑啓者查本埠櫻花大會已奉督辦核稱春季遊覽會,仍照舊舉行。現值吾國接收之初,想中外人士來埠遊覽者必接踵而至。故會務設置須臻完備,現會場內各種設備漸已具有端倪......

1924年的中山公園櫻花大道

此時,每年春季櫻花盛開之際,第一公園的“春季遊覽會”比往年更是熱鬧異常,島城市民攜親帶友、賞櫻踏青,各地遊客亦紛紛慕名而來,第一公園櫻花聞名全國。接收後又新植中國海棠、芍藥、牡丹諸花,均可與櫻花爭豔,此時春景爲一年中最佳。

《膠澳商埠檔案史料選編》介紹,第一公園新植樹木統計表中,僅1929年春即新植單櫻145株、雙櫻95株。

在膠澳商埠時期,“春季遊覽會”還被作爲青島特有的法定節假日。每年櫻花盛開之際,各機關均享有半天或一天春遊假期。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接管青島,膠澳商埠局改爲青島接收專員公署。爲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將“第一公園”改名爲中山公園,以表達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之情。此時,公園的面積以及櫻花大道進一步擴大,每到盛春,本埠及外地遊客紛紛來青賞櫻,成爲中山公園,乃至這座城市的一大特色。

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公園櫻花路

1931年的《青島指南》中有述:

我國接收後,即以此園爲接收紀念物,故計劃設備,不遺餘力,前後八九年間,頓改舊觀。現在園中之花卉佈置,林木栽培,均井然有序,尤以櫻花爲最多,每當三四月間,紛繽夾道,宛若紅霞,美景良辰,遊人若織。

1935年由青島市繁榮促進會編印發行的《美麗的青島》中所述:

櫻花叢植於中山公園,繁生達二萬餘株,三四月花開,頗稱濃豔,初爲淡紅色,越三日色淅淡,至一週後則盡白矣。十里雲櫻,爲靑島獨擅之勝。

詩人袁珏生有詩云:

“開遍櫻花幾萬千,昨霄一雨更澄鮮,蕁花蹀躦人如蟻,錦幕高張不漏天”,是足爲櫻花生色矣。

櫻花會的臨時商戶

上世紀三十年代,公園櫻花會已成爲全國旅遊的一大熱點。每到四月間,青島市民以及居住在青島的數萬日本僑民,爭相涌向公園賞櫻。膠濟鐵路也會專發賞櫻專列,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八方遊人雲集青島中山公園。

1932年3月中山公園租地的清冊

每年春季櫻花會開始前,公園內的臨時商家就已紛紛就位,等待一年最紅火的商機。臨時商店分甲乙兩等,甲等每方步一元,乙等每方步八角,不足一方步者亦以一方步計算。上圖可見排在第一位的“天真照相”,每年櫻花盛開之時,青島天真照相館都要到中山公園設攤拍照。

1936年中山公園櫻花會中的“天真照相館”

1936年, 青島市評出代表青島風光特色的“青島十景”,“東園花海”位列其中,此即爲中山公園內的櫻花會盛景。東園花海:中山公園,羣卉所萃,又不僅櫻花爲大觀也。這是青島歷史上首次旅遊景點評選活動,選出的“十景”也是青島景色經久不衰的代表。中山公園的春季櫻花會更是成爲享譽全國的著名景觀。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第一公園櫻花會。

這是收藏網站上的一張照片,1944年青島櫻花會攝影。

1938年,日寇第二次侵佔青島後,1月,僞青島維持會會長趙琪發佈佈告,將中山公園恢復舊稱“第一公園”,春季恢復“櫻花會”並在隨後的每年裡盛大舉辦 。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山公園櫻花路

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後,櫻花會曾更名爲“春季遊園會”。上世紀五十年代,每年都有上百萬人蔘加遊園會,青島中山公園與武漢珞伽山並列爲國內兩大賞櫻之地。

六十年代,中山公園賞櫻。(楊德勝提供)

八十年代,中山公園賞櫻。(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一位熱心讀者回憶:過去的“櫻花會”那是真熱鬧,公園裡吃喝玩樂應有盡有。草地上、樹蔭下都是一家家的聚會野餐,公園派出所門前圈出一個地方里面全是走失的兒童等待家長們聽到廣播前來認領。六十年代中期的一次櫻花會恰逢五一勞動節放假,只是公園南大門一天賣出的門票五千多塊錢,那時是五分錢一張門票。

八十年代初的櫻花會留影(於海鋒提供)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來賞櫻遊園的人不斷激增,既有本地的市民,還有無數省內及全國各地的遊客,“五一”期間更是遊園高峰。中山公園賞櫻是島城幾代市民節假日裡的必去之地,經過百年的發展,青島櫻花會已成爲國內外知名的春季旅遊節會,它不但是老青島說不盡道不完的情結,也成爲一代又一代本地人乃至異鄉遊子、新市民心中的的樂園。

1997年中山公園櫻花會遊園券

2003年中山公園櫻花會門票

四月,又到櫻花季,一年一度的繁花似錦已經成爲了青島一個特殊的符號,中山公園延續百年的櫻花會,已成爲島城的一個傳統節會與城市符號。

百年回眸,世紀留香。春暖花開之時,重回“櫻花會”舊稱,實至名歸,也讓我們盡情欣賞這座城市的櫻花爛漫之季。

本組圖文由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衆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