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碳不去核? 賴清德拚能源二次轉型

至於核能議題,他強調,核電廠除役絕不是意識形態,只是依法行政、順應國際潮流,核四已公投無重啓問題,核一、二、三廠延役否,除核廢及安全疑慮外,要考慮法律、民意及執行可能性。他強調,若未來新技術能解決核廢料及安全問題,相信社會會接受,政府也不排除核能運用可能性。至於他曾提過「緊急時啓用核電」,他私下坦言仍需社會溝通。

賴清德19日提出能源政策願景,將透過第二次能源轉型、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型塑淨零永續綠生活、政府作爲淨零轉型後盾、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等五大策略,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

賴清德表示,他啓動的第二次能源轉型,除光電和風電外,要加速發展地熱、氫能、生質能與海洋能等前瞻綠能。尤其氫能要擬訂發展策略,導入電力、工業製程、運輸載具。

配合再生能源發展,賴清德說,要大力推動儲能設施,透過電力交易平臺民間參與,增加民間儲能服務增加誘因,也要強化電網韌性,確保供電穩定,讓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的需求得到照顧。

在能源配比方面,2026年綠電完全取代核電,之後逐步取代燃煤、降低燃氣,在2030年實現多元綠能發電佔比30%,並將燃煤降至20%,2050年實現電力去碳化。

值得一提的是,賴清德特別提出鼓勵深度節能策略,要從法規、獎勵補助打造節能產業(ESCO),並擴大綠色金融與信保基金,透過新型態授信與還款模式,導引資金投入節能產業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