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碳燃氫發電 年底上路

臺電指出,去碳燃氫是將天然氣以高溫裂解爲氫氣與固態碳(碳黑),該技術過去主要用於工業碳原料產製,近年隨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德、美、澳等國相繼試驗將其作爲產氫來源之一,應用於發電領域。

臺電與中研院於今年2月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展開商業應用實驗。臺電表示,去碳燃氫技術經中研院研發,整合臺電引進的國內第一套65kW混氫型微氣渦輪發電系統,今年9月成功以混氫10%比例運轉發電。接續將由中研院與國內氣體制造商合作,目標年底前將去碳燃氫產出氫氣用於興達電廠燃氣混氫發電示範。臺電預估,在氫氣來源供應穩定、輸儲設施搭配完善下,以氫氣替代5%天然氣估算,每年可減少超過7,000噸碳排放量,未來更將視技術發展逐步提高混氫比例。

總統蔡英文14日表示,能源科技創新將是臺灣邁向淨零關鍵,政府在今年3月提出「淨零科技方案」,規劃每年至少投入150億元,加速相關研發和應用,政府未來會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及法規,讓臺灣淨零科技和國際接軌,成爲區域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