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票房重回天橋 西城曲藝傳習社啓幕

新京報訊 據“北京西城”微信公衆號消息,3月17日,“西城曲藝傳習社”在曲藝聖地天橋正式啓幕。

“西城曲藝傳習社”由西城區文聯主辦,西城區曲協、天橋印象博物館承辦,天橋街道工委、辦事處協辦,以鼓曲演出爲主,旨在推動票房迴歸、加強票友交流、促進傳統曲藝復興。

天橋是北京民俗文化的發源地,曾獲“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的稱號,也是北方諸多曲藝藝術的發祥地。曲藝票房重回天橋,爲曲藝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學習和交流的場所,在培養曲藝人才、傳承曲藝藝術的同時,打造西城曲藝文化新地標。

啓幕儀式上,西城區曲協主席王玥波介紹了傳習社的基本情況,老藝術家崔琦、常祥霖分別致辭,對西城曲藝傳習社的成立給與充分肯定,並提出殷切希望。

演出環節中,自幼受票房薰陶走上專業學藝之路的著名相聲演員應寧、王玥波、徐德亮、葉蓬以及鼓曲演員關鍵、王玉蘭、陳秀敏等老中青三代曲藝家輪番登場,分別演唱了單絃牌子曲、岔曲、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聯珠快書、天津時調等曲種的經典曲目,令現場觀衆大呼過癮。

“西城曲藝傳習社”將於每週日上午,在天橋印象博物館面向票友和廣大居民開放式演出。傳習社既爲新生代演員和曲藝愛好者搭建了一個學習、展示、鍛鍊的平臺,也爲喜愛曲藝的京城百姓提供了一個感受傳統曲藝魅力、豐富週末文化生活的好去處。

近年來,西城區緊緊圍繞“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西城文化總IP,持續擦亮“中國(北京)動畫周”“京劇發祥地”“相聲發源地”“運河北端點”“音樂劇盛典”“報國寺古舊書市”六張全國文化金名片,全力打造白塔夜話、宣南文化博物館、法源寺“百年丁香詩會”三大國家文化會客廳,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西城實踐文化強區新篇章。

編輯 劉夢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