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全支付會員數突破200萬 年底挑戰電支龍頭

全聯總經理、也是全支付董事蔡篤昌公開提出對全支付三大期許:第一個是年底前會員數突破三百萬;第二,期待年底前全支付可以挑戰龍頭寶座;第三是,明年合作的外部通路可以超越20萬。(圖/財訊提供)

根據《財訊》報導,挾着全聯龐大的資源,全支付在9月1日風光上線,短短兩個月會員數就突破二百萬;而且,根據金管會公佈8月的數據,全支付交易金額已名列全臺支付的第3名。

全聯總經理、也是全支付董事蔡篤昌公開提出對全支付三大期許:第一個是年底前會員數突破三百萬;第二,期待年底前全支付可以挑戰龍頭寶座;第三是,明年合作的外部通路可以超越20萬。

全支付總座遊金榮日前接受《財訊》採訪時強調,在揹負全聯集團成爲領頭羊的期望之下,全支付不只有不能輸的壓力,也有做得到的底氣。「老實說,我們沒有想過五年後還不賺錢,而是至少會達到損益兩平。」面對外界的不斷質疑,遊金榮受訪時如此堅定地迴應,在努力槓桿母集團擁有的資源與規模下,全支付就是要朝着這個方向邁進。

8月下旬,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在全支付上線發表會上,宣示全聯有1300萬名會員,消費者黏着度高,要挑戰做全臺支付的領頭羊。但是,他話鋒一轉也直言,一卡通、悠遊卡應該要來做支付領頭羊纔對,「這是燒錢的企業,不是賺錢的企業,所以大家纔不敢站得很前面,因爲還沒有看到什麼有賺錢的地方。」

的確,《財訊》報導指出,根據《2021年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統計,臺灣支付消費習慣逐漸改變,行動支付好感數上升,從2020年37%上升到50%。儘管如此,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創模所副所長李世珍也點出殘酷的事實:「在消費愈多手續費愈多、零售業也跨入電支市場等衝擊之下,21年還尚未有任何一家電支公司獲利。」

但就在臺灣電支市場挑戰這般嚴峻之時,林敏雄卻敢喊出:「一年燒掉5億元,五年後可以慢慢恢復平衡。」連上線七年的霸主街口都做不到的事,爲何林敏雄如此胸有成竹?

因爲,《財訊》分析,電支是不可錯過的巨大商機。放眼全球,臉書、谷歌、亞馬遜、微信、百度等都已靠着成爲超級入口賺取龐大的收入。「在臺灣,看起來電支是有機會成爲超級入口的機會點,但要拿到這個機會點,必須付出很大的代價。」擁有臺灣網路電商教父之稱的91APP董事長何英圻不諱言。

電支同樣屬於行動支付,但功能更多、安全性更高,不僅具有第三方支付的代收、代付之外,最大特色是隻要綁定配合銀行的存款帳戶,就可以用來轉帳、儲值、提領,無限的商機自然也吸引羣雄競逐。不過,李世珍也指出,電支存活下來具備的必要條件:首要就是提供快速、方便的支付服務;再者是提供多元選擇的支付店家;第三是提供跨域支付、集點、兌換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