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動綠色發展 着力打造雄安樣板——《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專家解讀之二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發改環資〔2024〕73號,以下簡稱《意見》),對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提出了明確要求並進行了系統部署,高屋建瓴、內涵豐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意見》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恰逢其時、承上啓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踐證明,綠色發展是我國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座“未來之城”正在按照既定規劃部署拔地而起。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發展並舉。在雄安新區開展綠色發展探索、推動綠色發展實踐、打造綠色發展樣板,是雄安新區在新發展階段下的歷史機遇和使命擔當,也是綠色發展理念在城市建設全過程全方位全領域落實的生動實踐,具有特殊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範性。《意見》的出臺將爲新階段下雄安新區綠色發展提供引領和方向,恰逢其時、意義重大。

二、和諧共生,以人爲本,全面系統踐行新發展理念

(一)堅持共生思維。綠色發展的核心要義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見》遵循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考慮人與自然的整體一致性,強調在城市建設的同時對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意見》將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爲綠色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提出了大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綠化覆蓋率、藍綠空間佔比等具體指標;將“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生態空間格局的構建作爲首要措施,強調持續推進白洋澱生態修復並完善環境基礎設施。

(二)堅持民本思維。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意見》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爲中心的思想。在生態空間格局構建方面,強調建設宜人便民的城市公園體系,推動職住平衡,構建宜居生活環境;在交通網絡建設方面,強調構建“人—車—路—環境”全要素的交通大數據體系;在綠色文化建設方面,強調持續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意見》提出的健全環境基礎設施、推動建築綠色低碳發展等重要舉措,均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是提高人民羣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

(三)堅持系統思維。《意見》結合雄安新區的特點,梳理了綠色發展城市建設所涉及到的各個方面,全面系統,覆蓋面廣。《意見》提出了包括空間格局、產業體系、能源體系、交通網絡、綠色建築、環境保護、綠色文化、綠色技術、體制機制在內的九大領域二十二項重點工作,涵蓋了城市建設的全過程和人民生產生活的各方面,爲全面構建雄安新區綠色發展格局提供了系統框架。

三、全局謀劃,綜合施策,統籌兼顧實現協同發展

(一)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種空間。在城市空間中處理好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的關係,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必然要求。《意見》明確要構建綠色生態格局、塑造宜居生活環境、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實現生態空間的清新明亮、生活空間的宜居適度和生產空間的集約高效。在生態空間方面,強調兼顧大尺度的城市生態空間格局構建和小尺度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在生活空間方面,強調打造職住平衡的生活空間佈局,建設安全健康、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社區;在生產空間方面,提出堅持產城融合,完善產業空間佈局。充分體現了對三種空間內在聯繫的深刻把握和統籌協調。

(二)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個環節。綠色發展理念的落實,不僅需要工程設施等硬件系統的建設,同時需要管理制度等軟件系統的完善,實現“規—建—管”一體化推進。要貫穿城市規劃設計、建設施工、管理服務等工作環節,構建全週期閉環管理政策體系。《意見》在發展綠色能源、健全綠色交通網絡設施、推進綠色建築和綠色建造方式等方面不僅提出了具體舉措,同時強調要建設智慧能源運行管理系統、提升綠色交通管理水平、強化建築運行節能降碳管理等,對精細化的綠色城市管理和服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三)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雄安新區是各領域深化改革的示範地,《意見》提出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前瞻性和創新型,在機制改革方面明確要求“完善綠色發展體制機制,樹立制度創新城市典範”。同時,《意見》強調要“強化綠色技術研發推廣,樹立科技創新城市典範”“強化生態文明意識培養,樹立綠色文化城市典範”。充分體現了對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的統籌協調,將有力地支撐雄安新區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機制,探索路徑,推進政策措施落地見效

(一)完善價費政策與健全市場機制相結合。《意見》提出,一方面,要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體系,落實節能環保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居民階梯電價、氣價、水價制度,污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另一方面,要加強綠色金融探索實踐,加大綠色金融產品支持。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作用。

(二)試點先行與全面推進相結合。在《意見》實施過程中,要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充分考慮技術成熟度和適用性,合理確定不同領域的工作節奏和工作方法,有計劃分步驟實施,切勿“一刀切”。在全面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基礎上,部分探索性項目,可採用試點先行的工作方法。《意見》指出,在綠色能源體系建設方面,要開展綠色能源綜合利用試點示範項目建設,推行能源費用託管服務,選取一批節能潛力大的公共機構開展試點示範;在交通網絡建設方面,要推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建設;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要開展“無廢細胞”試點示範建設。通過試點建設總結經驗,分步推廣。

雄安新區肩負着探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範本的歷史使命,具有引領我國城市發展的時代價值,是體現我國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意見》明確了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典範城市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和重點舉措,全面系統、精準發力、理念創新、指導性強。在《意見》的指導下,將進一步推動雄安新區高水平高質量建設,構建佈局合理、藍綠交織、創新智能、宜居宜業的綠色發展“樣板城市”,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雄安範本”。(作者:龔道孝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水務院院長、廈門分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