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用晶片荒、電池荒 智能電動車ETF有望水漲船高

全球車用晶片荒、電池荒 智能電動車ETF有望水漲船高。(shutterstock)

電動車改變汽車供應鏈樣貌,全球接連爆出「車用晶片荒」及「電池荒」,歐洲汽車晶片供應龍頭廠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執行長7月底更直指,這波車用晶片荒至少會持續到2023年;國泰全球智能電動車ETF(00893)基金經理人遊凱卉表示,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未減,今年上半年銷售量更出現爆炸性增長160%,需求增幅超出預期,反映出美歐各國政府政策扶植已開始發酵,更預示電動車長線10-20年將迎來的百兆商機。

遊凱卉指出,受疫情衝擊,半導體產業缺工缺料情形嚴峻,但市場對電動車的需求卻絲毫未減,去年銷量逆勢年增長逾40%,今年上半年銷售量爆炸性增長;根據產業趨勢與經濟研究中心(IEK)預估,明年全球電動車對電池需求達480千兆瓦(GWh),這樣的需求量將逐年擴增,預估未來十年電池需求量,將從2020年不到200 GWh飆漲至3000 GWh,增幅逾15倍。

環顧全球車用半導體及電池產業,誰有機會在這波掀起的車用晶片荒、電池荒中率先受惠?遊凱卉表示,去年年全球車用半導體總產值逾370億美元,其中,車用半導體大廠英飛凌(Infineon)、恩智浦(NXP)、意法半導體(STMicro)即握有全球近3成市場大餅;至於電池產業中,當前LG化學、三星SDI、Panasonic及比亞迪,其合計已拿下全球電動車電池高達6成市佔率,預料在市場大者恆大下,這些產業龍頭指標廠料可率先受惠且受惠甚深。

車用晶片荒、電池荒凸顯電動車需求殷切,相關供應鏈獲利及股價未來有望水漲船高,投資人若想搭上電動車熱潮,可從投資涵蓋一籃子股票概念的ETF入手,如目前規模近新臺幣190億的國泰智能電動車ETF(00893),追蹤「ICE FactSet 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前十大持股囊括特斯拉、恩智浦、英飛凌、LG化學、比亞迪等國際龍頭大廠,30檔持股中合計有超過4成比重投資在車用半導體與新能源電池供應鏈,因掌握到這波晶片及電池荒需求推升的相關供應鏈表現,使該指數近期表現無畏疫情及聯準會擬縮減購債等消息影響。

根據Bloomberg資料,近1個月ICE FactSet 全球智能電動車指數上漲約6.5%,不僅勝過其他電動車相關指數,也明顯完勝臺股大盤下跌0.26%、特選綠能及電動車指數跌幅約負2.2%。預期晶片及電池需求將續推升智能電動車指數表現,投資人可分批進場或採定期定額入市掌握電動車產業爆發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