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風險大增 信用險可遏制信心危機

全球風險大增,信用險可遏制信心危機。怡安信用保險協理陳聖元(右起)、怡安資深執行副總林久乃、怡安業務發展部協理舒敬軒、怡安新加坡信用保險部協理Ankit Tambe、Chubb新加坡資深覈保Irys See、Chubb新加坡覈保Jarrett Luo及怡安新加坡信用保險部Associate Director Emilie William。圖/怡安提供

地緣政治動盪加上聯準會強升息,讓全球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去年從年中的公司資產負債表,已開始面臨因通膨及升息所帶來的財務壓力。

怡安保險經紀人表示,這些壓力一開始表現爲付款延遲和債務重組,也就是破產增加的前兆,但是「信用保險」則能有效遏制廠商對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危機。

怡安保險經紀人日前假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地緣政治動盪下,金融業的風險挑戰與解方」研討會,邀集各大銀行、壽險及其他金融從業人員齊聚,討論如何藉信用保險協助金融機構在風險環伺的情況下,如何持續尋求海外放貸及投資業務的穩定成長。

怡安臺灣的信用險資深執行副總經理林久乃表示,最近金融業的市場恐慌事件包括,矽谷銀行破產管理程序、瑞銀集團收購瑞士信貸等,這些事件的觸發,都還不到全面經濟衰退的情況,但均凸顯民衆過度恐慌的心理,信用保險的解決方案,能有效遏制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危機。

怡安預期金融恐慌事件持續發酵,導致企業往後會更加關注以下幾個議題,一是如何降低交易相對人的信用風險;二是如何確保企業營運資金及合作伙伴的多樣化;三是企業評估目前投保的保險範圍是否適切。

怡安臺灣信用險協理陳聖元強調,信用保險已經是銀行法相關法令下定義的合法風險抵減工具,這也是爲什麼越來越多銀行考量使用信用險作爲風險控管的一種方式,並給予信用險套用在銀行不同產品上的案例上。

如國際聯貸、基礎建設專案融資、信用狀、銀行保證函(或擔保信用狀)、金融資產證券化等,除信用保險的保障外,很多跨國案件貸款人或投資人還會考慮承保「政治風險保險」,主要承保政府徵收風險、戰爭風險導致的損失及極端外匯管制造成貨幣無法兌換或匯出的風險。

新加坡安達保險公司認爲,鑑於目前全球的政治風險加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能會遇到將投資的資產沒收或國有化,貨幣不能流通或禁止轉匯,戰爭、恐怖行動及政治暴力、禁運、其它因爲政治因素而造成的風險,公營金融機構遲疑付款等。因此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尋求商機時,最好可做好有效的風險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