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成長 恐探33年低點

全球商品貿易量變化

世界貿易組織(WTO)5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俄烏戰事延燒與通膨居高不下,恐妨礙貿易成長與經濟復甦。今年全球商品貿易料放緩至成長1.7%,全球經濟成長率估降至2.4%。

此外,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 )6日也表示,受到各國央行升息與俄烏戰爭衝擊,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將低於3%,且未來五年成長率都可能維持在3%的低檔,創30多年來最低成長率,並推升全球飢餓與貧窮的風險。

喬治艾娃指出,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從去年的3.4%,下滑至低於3%,且未來五年都會維持在3%左右,遠低於過去20年的3.8%平均水準,創下1990年以來最低紀錄。

WTO預估,今年全球商品貿易將增長1.7%,低於2022年的成長2.7%,也遠不如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平均年成長率2.6%。但此數據高於該機構去年10月預測的成長1%,原因在於中國大陸防疫政策轉變,可望帶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

WTO經濟學家表示,通膨是貿易成長放緩的最大元兇。儘管食物與能源價格已從高點回落,但依然高於俄烏戰事爆發前水平,而這導致民衆荷包縮水、進口商品需求下滑。

WTO亦預測,全球經濟增速今年將放緩至2.4%,不如2022年的3%與2021年的5.9%成長率。

WTO首席經濟學家奧薩(Ralph Ossa)表示:「2022年貿易狀況與通膨密切相關。」他指出,年初戰事造成供應減少,連帶推升通膨並減緩貿易成長。後來全球央行競相升息以抑制通膨,導致商品需求下滑並進一步削弱貿易增長。奧薩表示:「疫情後續影響與地緣政治緊張升高,是影響2022年貿易與經濟產出的主因,2023年也是一樣狀況。」

經濟學家表示,大陸歷經近三年嚴格防疫後終於解封,令許多出口商鬆了一口氣。但這對於貿易能帶來多少提振,完全取決於大陸經濟復甦情況。

展望2024年,WTO預估全球商品貿易明年可望加速至成長3.2%,全球經濟料增長2.6%,但仍需小心地緣政治緊張加劇與糧食短缺等重大風險。其他須留意因素還包括緊縮貨幣政策、金融動盪與高負債水平等。

奧薩提醒,先進國家連番升息已暴露銀行業弱點,若不嚴加管控可能引發金融震盪。各國政府與監管機關未來幾個月必須有所警覺並持續留意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