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解讀- OpenAI推出GPT-4o,AI應用有望加快落地

一、事件:OpenAI推出GPT-4o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3日,OpenAI通過直播展示了產品更新。與此前傳出的市場消息不同,OpenAI並未推出搜索引擎,也未推出GPT-4.5或GPT-5,而是發佈了GPT-4系列新模型GPT-4o以及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的桌面版本,聚焦多模態和端側應用。

據介紹,GPT-4o文本、推理、編碼能力達到GPT-4 Turbo水平,速度是上一代AI大模型GPT-4 Turbo的兩倍,但成本僅爲GPT-4 Turbo的一半,視頻、音頻功能得到改善。OpenAI CEO奧爾特曼(Sam Altman)在博客中表示,ChatGPT免費用戶也能用上新發布的GPT-4o。此外,OpenAI還與蘋果合作推出了適用於macOS的桌面級應用。

事件點評:近期,ChatGPT、Kimi+等應用/模型發佈更新,AI應用有望加快落地,AI的版本迭代有望帶來投資機會,同時,AI更新和應用落地也有望提振TMT板塊,相關產品人工智能 AIETF(515070)及其聯接基金(008585/008586)、雲計算50 ETF(516630)及其聯接基金(019868/019869)、數據 ETF(516000)。

二、GPT-4o熱點解析

1.GPT-4o模型基座:三種模態的混合模型,帶來更大泛化能。GPT-4o是文本、視覺和音頻的端到端訓練的一個新模型,這意味着所有輸入和輸出都由同一個神經網絡處理。對文本、音頻和視覺三種模態統一進行混合訓練,因而大部分數據都是通過無監督學習實現;相比過去拼接模型需要對視覺進行標註,混合模型在整體數據量規模上可以做得更大,進而帶來更大的泛化能力。

2.GPT-4o奠定AI語音助手基礎:低延遲+情緒感知+視覺感知。1)AI語音基礎:接近於人類對話響應速度。GPT-4o可以在短短232毫秒內響應音頻輸入,平均爲320毫秒,這類似於對話中的人工響應時間,沒有表現出絲毫延遲的視覺和聲音反饋。在GPT-4o之前,使用語音模式與Chat GPT交談平均延遲爲2.8秒(GPT-3.5)和5.4秒(GPT-4)。2)情緒感知能力:情緒的感知是對語音一維輸出模態的豐富。GPT-4o不僅能感受到你的情感,還自帶情緒和情感,並且用戶可以隨時打斷AI的話,互動更加擬人。3)視覺感知能力:適配AI手機、AI電腦和AI智能硬件。手機端Chat GPT可以依靠手機攝像頭和用戶實時互動,如實時教人做題,觀察房間、觀察用戶情緒;客戶端Chat GPT能隨時解決寫代碼、讀圖表等任務。

3.GPT-4o的進階——控制中心:獲得操作系統的權限,打造手機和PC的Agent。相比於網頁端,手機端和桌面端可藉助屏幕信息,實時跟蹤用戶動態需求。在獲得權限背景下可以進行更多的控制。AI手機:如果未來能獲得手機操作系統權限,如iPhone Siri權限,便可控制手機完成預置應用或第三方應用操作和控制。從“Hey Siri”到“Hey ChatGPT”,交互媒介手機終端在GPT-4o的賦能下,有望顯著提升手機交互功效。GPT-4o具備實時類人的語音對話交互與及時反饋,情感交互,GPT-4o凸顯了端側模型與代碼生成能力等場景化應用。在手機媒介下,交互方式躍升,換言之,對PC、MR等媒介,在GPT-4o的加持下,其交互能力同樣值得期待,後續重點關注和iPhone IOS 18的合作進展。AI電腦:發佈Chat GPT桌面應用,尚不能下載,預計未來幾周內廣泛推出,重點關注後續和微軟的Windows系統的合作。

三、投資機會

OpenAI 的此次發佈會展示了多項革命性更新,特別是 GPT-4o 在文字、語音和視頻方面的突破,極大地提升了 AI 的應用潛力,此外多模態能力大幅提升,給AI應用特別是智能助理、多模態內容生產、3D模型等方向帶來新的機會,爲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體驗。此外,GPT-4o代表了對話式 AI 的重大飛躍,提供了增強的語言理解、上下文感知、多模式功能和自定義選項,這些新功能開闢了廣泛的應用領域,從客戶支持和個人助理到教育工具和內容創建,憑藉改進的實時協作和道德保障,GPT-4o必將改變我們與 AI 的互動方式,使其成爲各個行業更強大、更可靠的工具,隨着我們繼續探索其潛力,人工智能驅動對話的未來前景一片光明。

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可以期待更多令人驚歎的 AI 應用和服務,隨着大模型超多模態不斷升級迭代,內容供給的持續釋放,助推AIGC在設計、內容創作、遊戲智能、影視IP、機器交互等領域實現降本增效。AIGC逐步實現人工智能從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創造世界的進擊,催生傳媒行業新景觀及生產力革新。

交易上看,從國產搜索產品Kimi及秘塔,到當下GPT-4o的推出,國產化類產品後續的推出也有望重燃市場熱度,近期我們看到部分科技大廠持續上調全年資本支出指引,市場對AI投入持續性的擔憂得到緩釋,軟件端來看,多數公司本季度業績超預期,產品創新持續推進,AI產業鏈長期趨勢向好。

相關產品:

人工智能 AIETF(515070)及其聯接基金(008585/008586):中證人工智能主題指數(指數代碼: 930713.CSI,指數簡稱: CS 人工智)選取爲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以及應用支持的公司中選取代表性公司作爲樣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題公司的整體表現。該指數已納入截至 2018 年 9月 30 日的 IOSCO 金融基準原則鑑證報告範圍。

雲計算50 ETF(516630)及其聯接基金(019868/019869):中證雲計算與大數據主題指數(指數代碼: 930851.CSI,指數簡稱: 雲計算指數) 選取 50 只業務涉及提供雲計算服務、大數據服務以及上述服務相關硬件設備的上市公司 A 股作爲樣本股,以反映雲計算與大數據主題股票的整體表現。

數據 ETF(516000)及其聯接基金(020336/020335):中證大數據產業指數(指數代碼: 930902.CSI,指數簡稱:中證數據) 選取涉及大數據存儲設備、大數據分析技術、大數據運營平臺、大數據生產、 大數據應用等領域的滬深 50 只 A 股作爲樣本,採用自由流通股本加權,設置10%的權重上限。

數據來源:華福證券、華鑫證券、互聯網媒體、Wind,截至2024.5.14,以上個股不作投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