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不死心?印度據稱要求國有煉油商用盧比進口部分石油

財聯社3月5日訊(編輯 夏軍雄)據媒體援引消息人士報道,印度要求其國有煉油商在進口石油時,使用盧比支付部分費用。

三名煉油廠高管透露,印度央行已要求該國主要國有煉油廠向波斯灣國家的供應商施壓,要他們在下一財年接受至少10%的進口石油款項以盧比支付。

這些高管表示,此舉旨在促進印度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據悉,印度政府擔心該國旺盛的能源需求會給盧比帶來下行壓力,同時也希望利用消費增長爲其謀利。

上述高管透露,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公司和印度斯坦石油公司已就此事與石油出口商進行了接觸,但供應商因匯率風險和兌換費用而拒絕。印度央行要求這三家煉油商承擔部分外匯交易費用,但他們抵制這一想法,理由是這將侵蝕企業利潤。

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費國。俄烏衝突全面爆發後,隨着印度大量進口來自俄羅斯的石油,俄羅斯躍升爲印度頭號石油供應國。不過,由於美國近來加強了對俄羅斯石油的制裁,印度向沙特等波斯灣國家進口的石油量開始回升。

去年有媒體報道稱,印度嘗試和俄羅斯建立盧比結算機制,但相關談判以失敗而告終。印度和俄羅斯之間的大多數石油貿易仍以美元結算,不過印度也使用了人民幣和阿聯酋迪拉姆來購買俄羅斯石油。

目前全球絕大多數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結算的,不過人民幣的使用比例正在增加。由於西方將俄羅斯排除在美元和歐元金融網絡之外,人民幣在俄羅斯金融體系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23年,人民幣已取代美元成爲莫斯科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外幣。

去年8月,印度石油公司以盧比向阿聯酋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支付了部分原油的貨款。然而,自那以後,印度就再也沒有用盧比進行過任何石油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