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有券商淨利大增60%,財富管理如何扮演“主力軍”|券業年報

4月23日,長城證券(002939.SZ)發佈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9.91億元,同比增長27.66%,實現歸母淨利潤14.38億元,同比增長60.00%。

據2023年度利潤分配預案,長城證券擬以總股本40.34億股爲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15元(含稅),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4.64億元,不送紅股,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

作爲央企中國華能旗下上市券商,2023年,長城證券經營發展穩健,同時推動財富管理轉型,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圈。據介紹,未來,長城證券將依託主要股東在電力、能源領域的產業稟賦和實力,聚焦數字券商、智慧投資、科創金融等發展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9日,長城證券官宣提拔三位副總裁,均屬公司內部培養起來的年輕高管,來自戰略、合規、財富三大部門。與此同時,長城證券還通過了《關於公司組織架構優化調整的議案》,對公司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包括新設立一級部門“集團與戰略客戶部”和“品牌與公共關係部”,撤銷“戰略創新部”。

財富管理業務是“護城河”

2023年,長城證券經營持續穩健。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數據,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位列行業第28名,較上年提升12名;淨利潤位列行業第25名,較上年提升5名。

目前,長城證券主營業務爲財富管理、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證券投資及交易等。受市場影響,除自營業務外,公司主要業務呈現不同程度的下滑。2023年,長城證券經紀業務實現淨收入7.91億元,同比下滑13.75%;投行業務實現淨收入4.63億元,同比下滑7.22%;資管業務實現淨收入0.52億元,同比下滑44.08%。

整體來看,財富管理業務仍是長城證券業務“護城河”,實現營收23.16億元,佔營業總收入比重58.03%;2023年,長城證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爲26.28億元,同比增長302.68%,主要系自營業務投資收入增加。

據悉,長城證券積極推動財富管理轉型,“以客戶爲中心”構建大財富管理生態圈。具體打法如發行券結產品、參與各類ETF首發,其銷量同比增長86%。爲順應資產管理行業“大財富管理”方向,2023年6月,公司旗下長城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完成工商登記。未來,公司將推動公募業務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擴大券結模式基金規模,打造ETF生態圈。

投行業務方面,2023年,公司主承銷IPO項目3單,北交所首發項目1單,再融資項目2單,總規模39.27億元。

此外,2023年,長城證券參股基金公司景順長城的公募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排名行業第12名,旗下ETF規模在2023年大幅增長。2023年,長城基金的公募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排名行業第33名,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26%,淨利潤同比增長28.42%。

官宣任命三位副總裁

近日,長城證券官宣任命三位副總裁,引發廣泛關注。

4月9日,長城證券公告稱,經公司董事會決議,聘任周鐘山、趙昕倩、王振爲公司副總裁,任期至公司第二屆董事會換屆之日止。據瞭解,這三位高管均爲內部提拔。

簡歷顯示,周鐘山,1974年1月出生。自1998年起,一直在長城證券工作。歷任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南昌營業部副總經理、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總經理等職務;2023年12月至今,任長證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2024年3月至今,任長城證券黨委委員、戰略執行總監。

趙昕倩,生於1982年6月,具有監管背景。自2021年3月至今,任長城證券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兼風險管理部總經理;2023年3月至今,任長證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2023年9月至今,任長城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23年12月至今,任長城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2024年3月至今,任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2005年10月至2020年10月,任職於深圳證監局,歷任機構監管一處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長,機構監管一處(前海監管辦公室)副處長,投資者保護工作處副處長,機構監管二處副處長等職務。

王振,1976年3月出生。具有20多年的券業工作經驗。2011年加盟長城證券,歷任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天台營業部(籌)負責人、天台勞動路證券營業部總經理等職務,2022年11月至今,任公司財富管理總監兼財富管理總部總經理。

與此同時,長城證券還通過了《關於公司組織架構優化調整的議案》,對其組織架構進行了調整。一是新設立一級部門“集團與戰略客戶部”,定位爲面向集團主業、公司戰略客戶的一站式、一體化金融服務平臺,撤銷“戰略創新部”。二是新設立一級部門“品牌與公共關係部”,定位爲公司統一的宣傳窗口、品牌建設和重要利益相關方關係的管理樞紐,下設董事會辦公室。

長城證券表示,2024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了專門服務於產業的“集團與戰略客戶部”,在市場化競爭的前提下,服務集團主業和其他大型能源電力企業等重點戰略客戶,加快構建一站式、一體化長效服務機制,全力構建產業金融新生態、催發服務實體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