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3C近16hr 年輕工程師近視暴增700度險瞎

民衆可透過阿姆斯勒方格進行自我檢查,若出現黑點、扭曲,則可能罹患黃斑部病變。(倪浩倫攝)

一名近30歲的電腦工程師,每日上班盯着電腦超過12小時,下班後還會滑手機,不到2年雙眼近視度數變從600度、暴增到1300度,連帶出現黃斑部病變、視力僅剩0.1,差點成爲盲人。醫師提醒,隨着3C產品普及,原屬於老人病的黃斑部病變有年輕化趨勢,近年未滿50歲的壯年病例增加逾3成。

收治該病例的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呂大文指出,黃斑部位處視網膜中心,一旦長時間看3C螢幕,眼睛會因吸收過多藍光而受到刺激,導致眼軸拉長,易出現視網膜剝離、黃斑部出血病變等症狀;他強調,黃斑部病變一旦確診便無法完全治癒,視力很難恢復以往。

該名工程師原就是高度近視族羣,屬於黃斑部病變的高危險羣,加上一天逼近15~16小時、都在盯着手機和電腦螢幕,眼睛長期受到刺激,近視度數在短短1年半便暴增700度,從600度增至1300度;更因視覺出現黑點和扭曲,嚇得連車都不敢開,就醫檢查發現確診黃斑部病變,視力剩0.1,治療後也僅到0.5,無法恢復到正常的1.0。

據資策會日前調查,國人平均每日滑手機達205分鐘,4成3有近視。臺灣之星今日也公佈最新「護眼大調查」,統計1157名20~49歲民衆,發現近7成民衆、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或平板逾5小時,更有4成7表示會「邊上廁所邊滑手機」,邊吃飯邊滑和邊走邊滑,也都分別超過42%和35%。

呂大文提醒,過往黃斑部病變好發於55歲以上族羣,且是65歲以上族羣失去視力的主因之一,但隨着3C產品普及,觀察發現,近10年、40~50歲中壯年病例增加3成,近2~3年,在臨牀上甚至出現20歲青少年的病例;他補充,用眼過度、曾接受過眼睛手術、糖尿病、近視度數每年增加100度、高度近視(近視600度以上)等,均爲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羣,加上覆發率高,應每3個月定期追蹤和檢查。

黃斑部病變的病徵包括飛蚊、視覺出現扭曲和黑點,且視力無法靠治療而完全治癒,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呂大文建議,用眼30分鐘應休息5分鐘,適時透過遠眺、轉動眼球、眨眼等動作來放鬆眼睛,飲食也可多攝取含葉黃素的食物,包括菠菜、南瓜、花椰菜、玉米等,守護靈魂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