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風暴 恐需數年復原

今年秋季,瑞信管理高層擬定重整計劃之際,部分富裕客戶持續將資產轉移至他處,短短几周內撤資約670億美元,約佔其管理資產的十分之一。

客戶對於瑞信失去信心,原因是市場謠傳這家擁有166年曆史的銀行陷入財務危機瀕臨破產,連帶導致公司股價暴跌、反映違約風險的信用違約交換(CDS)利差攀升。但瑞信董事長萊曼(Axel Lehmann)強調,客戶資金外流情況大致上已停止。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Fitch)分析師表示,瑞信必須克服客戶信心不足的問題,他們的改革計劃纔有可能成功。若瑞信財富管理部門客戶持續撤資,那該銀行評級可能遭到調降。

數據顯示,今年10月1日~11月11日期間,瑞信客戶共贖回超過880億美元資金。管理大量客戶資產對於瑞信重整計劃至關重要,因爲相關手續費與佣金是該集團主要收入來源。

瑞信連續多季虧損,令該公司資金迅速耗竭。今年11月時,瑞信早已預測第四季稅前虧損恐怕高達16億美元。

萊曼近日接受電視專訪時表示,客戶依然願意與瑞信往來,完全切斷關係的人數比例並不高。近幾周以來,他們已致電聯繫8,000名客戶並安撫他們的心情。

瑞信是瑞士第二大銀行(以資產計),僅此於瑞銀集團(UBS)。在本國以外市場,瑞信主要業務是幫助全球富豪管理資金與銷售投資產品,特別是亞洲市場。瑞信亦擁有華爾街投資銀行業務。分析師表示,瑞信近日推出部分高報酬投資產品,或許有助於吸引客戶回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