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倫生物董事長被立案調查 上市一年股價跌去七成

出品|達摩財經

這家公司剛上市一年多,董事長就被留置並立案調查。

7月30日,賽倫生物(688163.SH)發佈公告表示,公司於7月29日收到實控人之一、董事長、法人範志和家屬的通知,範志和家屬於同日收到上海市監察委員會簽發的《留置通知書》和《立案通知書》,範志和因涉嫌職務犯罪被實施留置並立案調查。

在範志和留置期間,公司將由董事、總經理範鐵炯代爲履行公司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責,以及代爲履行公司董事會相關委員會成員的職責。

受此消息影響,7月31日開盤,賽倫生物大幅低開,截至收盤,賽倫生物股價下跌11.53%,報19.18元/股。

賽倫生物第一大股東趙愛仙直接持有3684.8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爲34.05%。範志和、範鐵炯通過控制上海置源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22.18%股份,範鐵炯作爲賽派投資的唯一執行事務合夥人,通過賽派投資控制公司2.77%的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範志和與趙愛仙爲夫妻關係,範鐵炯則爲二人之子,三人爲賽倫生物的最終實控人。

值得一提的是,7月28日,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剛剛召開,賽倫生物董事長隔天就被立案調查。並且在範志和被立案調查之前,衛寧健康的實控人、董事長周煒也在7月1日被實施留置並調查。從這兩起事件來看,本次醫藥領域反腐力度可見一斑。

股價跌七成 利潤全用來分紅

賽倫生物於2022年3月11日在科創板上市,與其他新股不同的是,賽倫生物上市後並沒有走出連續上漲的行情,反而一路下跌,上市僅14天后就跌破了33.03元/股的發行價。

在賽倫生物上市後的一年多時間,其股價也一直處於下行趨勢。截至7月31日,賽倫生物股價已跌至19.18元/股,對比其上市首日的62.99元/股的高位已經跌去近70%。

賽倫生物如此糟糕的股價表現,與其業績下滑有很大程度的關聯。

招股書顯示,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爲2.09億元,歸母淨利潤爲7648.28萬元。但是在其上市後,業績卻出現了明顯的下滑。2022年,賽倫生物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下滑16.52%。歸母淨利潤爲6413.58萬元,同比下滑16.14%。

雖然公司的業績下滑,但是賽倫生物近兩年卻一直大手筆分紅,分紅金額甚至比當年淨利潤還要高。

2021年,賽倫生物利潤分配方案爲10派9,合計派發現金9739.8萬元,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127.35%。2022年,在公司業績下滑的前提下再次大手筆現金分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8116.50萬元,佔歸母淨利潤126.55%。

從股權關係可以看出,上市之前,賽倫生物由控股股東趙愛仙持股45.40%,由範志和、範鐵炯通過置源投資間接持股29.57%,幾乎可稱得上是“家族企業”,因此也就不難理解爲何公司如此熱衷於現金分紅。

截至一季度末,趙愛仙和範志和、範鐵炯仍合計持有賽倫生物56.23%股份,另外,由範鐵炯持股46.43%的賽派投資還持有賽倫生物2.77%股份。

曾涉新冠概念

賽倫生物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專注於抗血清抗毒素領域的生物醫藥企業,致力於研究、開發、生產及銷售針對生物毒素及生物安全領域的預防和治療藥物。公司的主要產品爲抗蛇毒血清、抗狂犬病血清、馬破免疫球蛋白。

招股書顯示,賽倫生物是目前國內抗蛇毒血清、馬破傷風免疫球蛋白的唯一生產企業。收入主要來自於“抗蛇毒血清系列產品”、“馬破免疫球蛋白”兩類產品,這兩類產品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超過98%。

賽倫生物真正被人熟知的還是其曾涉及“新冠概念”,此前公司曾透露,在研項目包括抗新型冠狀病毒免疫球蛋白(F( ab’)2),適應症爲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型冠狀病毒康復者恢復期血漿可用於治療危重患者,鑑於血漿總量有限,研發馬抗新型冠狀病毒免疫球蛋白(F( ab')2)血清產品可補充臨牀急需,對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賽倫生物並沒有因涉及新冠概念而上漲,相反,該項目最終未能完成就被暫停。

賽倫生物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綜合考慮研發項目進展、競爭格局變化、後續開發風險和未來預期,經審慎考量,決定終止抗新型冠狀病毒免疫球蛋白(F(ab')2)和抗破傷風雙價暨多價單克隆抗體等兩個項目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