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沖擊同時出重手 臺經院營業氣候測驗點全跌

(臺經院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資料來源/臺經院提供)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25日指出,俄烏戰況延燒到歐美經濟、疫情在北亞、中國擴散,加上美國聯準會進入升息循環,全面觸動通膨隱憂,國際經濟預測機構近期下修全球2022年經濟成長表現,臺經院最新調查的2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呈現下滑。

臺經院營業氣候測驗點是臺經院針對各產業廠商,填寫問卷回覆其對當月及未來半年的景氣看法。此次製造業調查部分,臺經院指出,認爲2月景氣爲「好」比率爲17.9%,較2022年1月26.9%減少9.0個百分點,認爲當月景氣爲「壞」的比率則爲28.0%,較1月18.7%增加9.3個百分點,權重較大的化學工業、鋼鐵基本工業看壞當月景氣的廠商比例明顯高於看好,而有超過五成的運輸工具業、非金屬礦物業與食品業廠商看壞當月景氣。

由整體制造業廠商對未來半年景氣看法,看好廠商在2月回捲佔比約41.5%,看壞比率則維持在一成以下的9.1%,單就個別產業,除皮革毛皮製品業,絕大多數看好未來半年景氣表現的廠商比例明顯高於看壞,權重較大的電子機械業、鋼鐵基本工業、機械設備製造修配業有超過五成以上的廠商比例樂觀看待未來半年景氣表現。

孫明德表示,疫情在中國面臨封城措施,加劇全球供應鏈瓶頸,而俄烏戰事促使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走高,加重全球通膨壓力,整體情勢不確定性大,影響到廠商的預期心理,目前上下游廠商面對近2個月能處理的出貨就加快;廠商也不想看到戰爭會一直打到下半年,認爲未來半年景氣尚有能見度。

至於服務業部份,臺經院分析,因春節採買需求提前反映完畢,民生消費高峰已過,加上本土疫情出現多起不明感染源,又遇天候不穩定,連帶影響民衆出遊消費意願,故有接近三成的零售業者看壞當月景氣表現。餐旅業同樣受到本土疫情稍有升溫影響,連帶影響部分民衆外出旅遊與聚餐意願,故有接近四成的餐旅業者看壞當月景氣表現。

孫明德指出,服務業看未來半年景氣,俄烏戰火加劇全球通膨壓力,致使民生物價漲勢未減,民衆對於漲價感受越見強烈;而聯準會掀起的升息循環,有助於金融業、保險業的利息收入,故金融業看好未來半年景氣的廠商比例明顯高於看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