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投資原則 創造實質報酬

40年來MSCI世界指數類股權重變化

過去40年來,通膨與利率逐步降低,連帶推升股市報酬。不過,去年在通膨與利率攀升之下,市況出現極端波動,也宣告利率趨近於零的時代暫時畫下休止符。除利率趨勢外,類股權重也產生變化,能源類股不再受到資金青睞,科技、電子獨領風騷(見右圖)。

聯博集團股票投資主管Chris Hogbin表示,如今資金實質成本增加,對企業營運、獲利能力與資產類別報酬將會有深遠影響,2023年投資人需要調整預期、轉變思維,重新聚焦企業基本面,才能因應新的總經環境與市場態勢,實現長期投資目標。

擁有訂價能力、競爭優勢、創新實力與管理專長等特徵的企業,可望克服通膨高漲與利率攀升的獲利利空。企業若屬於長期成長趨勢的受惠者,業績相對較不受短期經濟週期的影響,亦可望受到投資人青睞。此外,企業若能借重自動化與科技之力,解決結構性通膨問題,預計同樣有不俗表現。

面對高通膨、低經濟成長、市場波動加劇的世界,投資人爲何有必要佈局股票?Chris Hogbin認爲,股市在通膨溫和攀升時期通常表現良好,因此只要目前的通膨水準屬於暫時現象,股票仍有望提供穩健的潛在報酬。此外,企業若能夠因應通膨環境,現金流可望無虞,長期將能帶來正面的實質股票報酬。

投資人不妨參考3大投資原則:1、聚焦美國股市。2、全球各市場均蘊藏報酬機會。3、各投資風格以品質爲重。在這樣的新常態下,Chris Hogbin建議投資人必須跳脫近期的市場震盪,觀察已然轉變的投資態勢,這點在2023年尤其重要,也就是通膨與利率居高不下、市場報酬可能降低,並重新聚焦企業基本面,因爲企業將陸續調整獲利預估。

投資人唯有重新思考如何佈局投資組合與資產配置,發掘哪些企業擁有恰當的經營模式,得以在新的營運環境蓬勃發展,才能締造高於通膨率的實質報酬。